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所说所想均学自他人和环境;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也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
当别人给予我们好的评价时,我们也会喜欢自己;特别是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如果被大人称赞很乖、很刻苦,那么TA就会把这些观点融入到自我概念和行为中去。
但是,如果有人对我们进行了负面评价,特别是自己觉得很厉害的人对我们进行了否定,我们就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我想起苏格拉底说过的一句话:“要认识你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负面评价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让我们恐惧、羞愧甚至自卑。但同时,适度的负面反馈也是我们个人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要真正从负面评价中获得提升,而非被其所困,我们必须学会“祛魅”,即剥去负面评价表面的威慑力,挖掘其背后的实质意义。
对负面评价“祛魅”的过程,首先是理解和接纳,然后你可以:
1、分析评价的有效性。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强调了人们对反馈进行理性评估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分辨出负面评价中哪些是切实可行的建议,哪些可能受到了评价者的主观因素影响,从而筛选出有利于我们成长的部分。
2、转化负面能量为积极动力。
即便是真实的负面评价,我们也可以尝试从中找到可改善和提升的方向,将负面评价转化为自我完善的行动指南。
如果过度沉溺于负面评价之中,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漩涡,这也是我们心理学所说的“负面偏见”(Negativity bias):相比正面信息,人们对负面信息更敏感、更容易过度反应。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认可,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和事,负面评价如同影子一般难以避免;这时,学会理性面对负面评价,并对其祛魅,显得至关重要。
对外界的评价祛魅,对自己坦诚,不卑不亢,学会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全盘接受;这样别人的看法,便不能伤害你分毫。
负面评价犹如一座双面镜,既能折射出我们的短板,又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只有当我们学会理智地剖析它,勇敢地面对它,才能真正破除它的魔力,化压力为动力,让每一次的挑战都成为自我升华的契机。
毕竟,生命的魅力,往往就在那些逆风翻盘、砥砺前行的瞬间得以绽放。
丹麦哲学家、心理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说过:
“生活是正着来活,有的人却是倒着去理解。”
很多时候,即使发生了觉得丢脸和尴尬的事情,也不要反复咀嚼,或者反复把自己的丑事说给别人听,因为这等于是在自己和别人的心里不断强化这件事。
表妹孙颖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大学生,成绩优秀,常活跃于各种社团活动,是同学眼中的完美学生。
然而,一次意外的考试失误打破了她原本精彩的大学生活,她开始在每一个不眠之夜里反刍自己的过失,她的大脑像旧式留声机一样不断重复着那个痛苦的场景。
“我为什么不更努力复习?我为什么不更认真审题?我的未来会不会因为这次考试被毁掉?”孙颖的大脑充满了各种疑惑,却没有答案。
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她每天的情绪都很低落,社交关系也因为这个持续的负面循环而开始瓦解。
她陷入“反刍思维”中不能自拔,最终不得不暂时休学,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反刍思维”是指我们经历了负性事件后,大脑对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地思考、自责:
“如果当时怎么样怎么样,结局肯定就会不同......”
后悔、羞愧,不停埋怨过去的自己,直到最后全盘否定自己。
反刍思维不同于“自省”,后者是在事件中找到错误,分析并改错,带来的是正性反思;而前者属于负性、不受控制性的反思;同时有研究表明反刍思维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和孤独。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努力演绎着自己的角色,追求卓越,力求完美。
然而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会使我们陷入自我苛责、焦虑甚至抑郁的困境,忽视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真正的成长并不是抹去所有的缺点,而是在认识并接受自身局限的同时,持续提升自我,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所以,我们要秉持不过度复盘、不强求自我完美的生活态度,既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省察,又要对自己的不完美有所包容。
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磨砺中稳步提升自我,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从而更接近我们想要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