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苏轼的一生,其恩师欧阳修无疑对他行文、为政、处事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自苏轼少年求学京城,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与提携后,两人又因政见相同,诗文相和,遂成为忘年之交。但在苏轼心中,他对恩师欧阳修,始终是抱有崇敬之心的。
公元1091年,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六年八月,时年五十六岁的苏轼,出守颍州。当他来到颍州西湖时,不禁想起了恩师欧阳修守颍州时所吟西湖之词《木兰花令·西湖南北烟波阔》,遂根据其韵写下了一首词《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以表达对恩师欧阳修崇敬和怀念的真挚感情。
值得留意的是,此时距欧阳修去世已经二十年。由此可见,欧阳修在苏轼心中的分量之重。也正因如此,苏轼在这首词中的慨叹与思念,才显得发自肺腑,令人动容。尤其是苏轼还把自己对恩师的真情,揉碎在了水光月色之中,缠绵悱恻,更容易进入读者的内心深处,可以说是千年来打动了不少人。
↓↓↓
朗诵/山东综合广播 主播 刘宇 图/网络 文/综合
《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
【宋】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