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双堆集被俘虏的黄维(前座者)
黄维和蔡若曙告别之时,蔡若曙肚子怀着已经九个月的小女儿。他们也没想到,黄维此去战场,想要和小女儿见面,就要等到17年之后了。
黄维将全家都托付给了黄崇武,他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他离开战场多年,如今蒋介石突然想到黄维,不过是因为"土木系"和"桂系"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黄维临危受命。
黄维被人称为"书呆子",不谙人情世故,清高又倔强。这不仅仅体现在仕途官场之上,也体现在27年的改造生涯之中。
被俘那年,黄维44岁。
在功德林监狱,黄维是最爱挑刺、最爱与管理人员对着*一个,在众多战犯后来写下的回忆录之中,几乎都对黄维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可见这么多年在功德林,他的确是顽固不化,给"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黄维常常吟诵于谦的《石灰吟》,以此自勉,他不愿剃胡子,说这胡子是在国民党军队里面留着的,不能在共产党的监狱里面剃掉。
图|中原*军缴获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的印章
无论别人怎么样,黄维一定是挺着腰杆走路的,从没失去一名将领的风度。功德林"同学们"集体学习和发言之时,黄维通常不表态、不讲话。
当时监狱里规定每个战犯都要学习,并且结合自己的罪行写下心得体会。
杜聿明在读完《论持久战》之后,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并且要求管理员将这些笔记都寄给蒋介石。但黄维拒绝写任何的悔过书,他不认为自己有罪,他觉得之所以被关进了功德林,就是因为成为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
黄维种种行为是"挑衅"也是"明志",但他在狱中的27年,政府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而是重点感化他。
刚刚进入功德林之时,所有的国民党将领都在医院做了全面的体检,黄维的身上检查出了5种疾病。每到了春天,肺病发作,就开始出现腹部积水,两腿肿胀,严重的时候根本不能下地。
*总理办公室曾经多次电联功德林,询问黄维的病情,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治好他。
黄维被送到了北京协和医院治疗,请来的都是北京最好的专家。
图|黄维
当时国内抗生素奇缺,北京没有,上海也缺货,功德林管理员特地为黄维申请到一笔外汇,专程到香港为他买来了抗生素。
黄维治病的4年,正好赶上新中国自然灾害时期。*和周总理的饭桌上都见不到几个肉沫星子,功德林每天都为黄维准备病号餐,一天一斤牛奶、两个鸡蛋和三两猪肉。
他在监狱之中,不知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受怎样的灾难,不知道短短三年饿死了多少人。他只看到身边的管理人员越来越胖,后来才知道那是浮肿。
黄维曾说:"感谢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样重的病,又病得这样久,若在过去,虽然我是国民党的高级将官,也得一命归西。"
黄维心中是真的感动,但仍然有抵触心理,总觉得政府是想要将他治好之后,便于对他进行审判。
真正让黄维转变心意的,其实还是"永动机"事件。
黄维一直藏着一颗"实业救国"的心。在抗战后期,黄维在昆明和重庆组建远征军,和美军以及美国的装备有过长时间的接触,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图|黄维和蔡若曙夫妇
1947年春,黄维被调到国防部联勤总部任副总司令,研究装备就成了他的本职工作。
他想象着中国能有一天可以自己制造先进武器装备,再也不必花费重金向美国进口。
黄维在监狱里闲来无事,看见有人摇轱辘打井水,就产生了奇特的想法——只要将重力转化为动力,那么机器就可以永久自转。
他虽在监狱里,但也可以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想要为人民做一点事情在,制造机器的想法点燃了他心中的一团火。
黄维马上向监狱管理员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够提供研究条件,被管理人员拒绝。
黄维不死心,委托了张治中将研究申请交到了中科院。
中科院经过一周的论证,严谨地回复了他,告诉他所设想的这种机器就是"永动机",但早就已经被科学证明违背物理学原理,是不可能实现的。中科院专家们还详细写下了理由和理论依据,将报告退还给了他。
但黄维依旧坚持,一次次抗议,越来越激烈,他越是这样,越是会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认为他是想要以制造永动机来逃避改造。
1968年,黄维被转押到抚顺战犯管理所。
管理所管理人员经过讨论之后,同意提供条件满足黄维的实验需求,还为黄维的研究申请了经费,委托机械厂为他加工定制某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配件。
黄维最终还是按照图纸做出了一台永动机,可惜这台永动机在转了几圈之后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