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除夕,君能为我来。
烛光红照席,酒浪绿摇杯。
腊带愁吟去,春随笑脸回。
相看俱健在,莫管几华催。
这是宋末进士真山民写的一首五律——《除夜约张梅境饮》。是不是很有点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感觉?只不过白居易是在一个普通的下雪天邀请朋友喝酒,而真山民却是在除夕夜邀请朋友来喝酒,其中的感情或许更深一层。诗中希望腊月带着愁绪而去,新春伴着笑脸回来。
又到除夕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夕”。中国各地都有在除夕贴年红、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的习俗。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腊月三十要叫除夕呢?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恶兽叫“夕”。这家伙仗着自己身体庞大、凶猛异常,每年年底都要到村里祸害百姓。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一到腊月三十,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后来有个叫“年”的聪明孩子找到了夕的弱点,想出了除掉夕的方法。他发现夕怕红、怕火、怕声音,于是让大家在门前挂上红布条、把竹子放在火盆里燃烧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样夕就不敢上门了。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在门窗上贴红纸、放爆竹、守岁,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其实古人把每年的最后一天叫作岁除,是指旧岁将尽,至此而除的意思。除夕,即岁除之夜。“除夕”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其原意为驱邪求福。到晋朝才有分岁、守岁之俗。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除夕,“夜祭先竣事,才动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所以除夕又含送旧、延年之义。
我们都知道除夕之“夕”,表示黄昏、傍晚、夜里,但“夕”字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写成这样?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夕”字在甲骨文中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