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看,“夕”与“月”其实本来就是一字,这个字既表示月亮,又表示月亮初升之时的傍晚和月亮高挂之后的夜晚。正如“日”既表示太阳,又表示白天。但是,由于“月”字身兼数义,为避免混乱,古人采取了改变字形的方法加以区别,如通过在“
”中加一点来区别意义。林义光《文源》中说:“夕、月初本同字。暮时见月,因谓暮为月,犹昼谓之日,夜晴谓之星也。后分为二音,始于中加一划为别,而加划者乃用为本义之月,象月形者反而为引申义之夕。”其实,“月”字中比“夕”多的那一划并非开始就有的。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解释“夕”时说:“象半月之形,为月的本字,卜辞借月为夕,卜辞中一至四期之夕字每加一点以与月字相区别,五期则夕字多不加点,月字每加一点以相区别。然亦偶有混用者。”原来,“夕”就是从“月”字假借而来,后来为了区别,在表示“夕”的意思时常常加上一点;但是到了甲骨文后期,反而在表示“月”的意思时加上一点,金文也是如此。这就是今天“夕”比“月”少了一笔的由来。而表示“夜”的含义时则采取了加声符变形声字的方法,写作“”,声符“亦”,形符“夕”。夕字在古诗里有时是悠闲浪漫,有时又是惆怅相思。“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诗经》),这是悠闲;“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这是浪漫;“夕阳西下几时回”(宋词),这是惆怅;“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诗),这是相思。
在中国楹联史上,也有一个与“夕”有关的巧对。传说有位秀才上山游玩,回来的路上不小心迷了路,忽逢一个老樵夫担着一担柴走了过来,秀才连忙作揖问路。可是老樵夫想要考考读书人,他说:“我出个上联,你要是能对出来,我就告诉你下山之路。你要是对不出来的话,就只能自己找路下山啰!”秀才忙说:“请老人家赐上联。”樵夫指着那担柴火说:“此木是柴山山出。”
秀才心中一惊,因为这看似简单的上联其实隐含着两个拆字:“此木”合成“柴”,“山山”合成“出”。那么下联也要对出两个拆字,而且后一个字必须是叠字,这谈何容易?秀才冥思苦想,迟迟想不出下联。此时,日色渐暮,远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秀才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上下联都是举目可见之物,对的十分贴切工整。
我们回到除夕。写除夕的诗中,不光只有阖家团圆的喜悦,也有客居他乡,除夕怀念家乡的惆怅。如唐孟浩然《除夜》的前四句:“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唐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再如清人黄景仁的《癸已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把一个人在千家万户笑语盈盈之时的孤独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过,提起辞旧迎新的古诗,大家最为熟知的还是王安石的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