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都渴望拥有一份坚定且确定的感情,就像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所写:“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 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可现实中,不少人陷入了不确定的爱情,在爱与不爱、坚持与放手之间徘徊挣扎,那么,从心理学角度看,面对不确定的爱情,我们该放手吗?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在选择伴侣时,本能地倾向于确定性和稳定性,因为这关乎繁衍与生存。
当爱情充满不确定,比如不清楚对方是否真心、未来能否走下去,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激活,产生焦虑情绪。就像在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中,女主角 Gigi 不断猜测男主角是否喜欢自己,每次等待短信、期待约会的过程,都让她陷入深深的焦虑,这种不确定性让她在爱情里患得患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已经投入的成本,投入越多,越难放弃。在爱情里,时间、精力、情感等都是我们投入的成本。一段谈了多年的恋爱,即便现在充满不确定,可想到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为对方付出的点点滴滴,就会让人舍不得轻易放手。
比如一对情侣,在一起五年,期间有过争吵、矛盾,对未来也迷茫,但因为这五年的投入,他们会纠结要不要分手,担心一旦分手,之前的付出就付诸东流。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面对不确定爱情时,可能更有勇气去沟通、解决问题,因为他们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相信关系可以改善;而焦虑型依恋的人,会因为不确定而更加焦虑、黏人,过度依赖对方,试图抓住这段感情;回避型依恋的人,则可能在面对不确定时,选择逃避,甚至主动推开对方,因为他们害怕受到伤害。
例如,焦虑型依恋的小李,当感觉到恋爱关系有些不确定时,就会不断给对方发消息、查岗,想要确认对方的心意,结果却可能让对方感到压力,进一步恶化关系。
这没有绝对的答案,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这段不确定的爱情,已经让你长期处于焦虑、痛苦中,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且经过多次沟通、努力,情况没有改善,那么或许放手是一种选择。就像心理学上的 “止损” 原则,及时切断不良关系,能避免更大的伤害。
比如小王,和恋人在一起后,发现对方经常说谎、对感情不忠,虽然小王很爱对方,可这段感情让他每天都郁郁寡欢,工作也频频出错,在多次尝试修复无果后,他选择放手,一段时间后,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快乐。
不确定的爱情是否放手,关键在于审视这段感情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双方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爱情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旅程,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要尊重自己的内心,愿我们都能在爱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