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主要思想吗,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

首页 > 其他网络信息 > 作者:YD1662023-04-29 06:12:52

儒、道、墨、法四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四个思想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这四个学派的学说分别有什么特点和异同呢?居士我慢慢为你分析。

我们可以依据他们在政治思想上的不同,将这四个学派大致分为两类,儒、道、法三家都提倡“无为”,可以算作一类,而墨家提倡有为,单独算作一类。是的,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儒家和法家也都是提倡无为的。

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主要思想吗,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1)

首先我们来看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虽然现在我们提起道家就说“老庄”,但是老子和庄子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直到魏晋时期人们才将老子和庄子放在一块儿说,在此之前人们说的是“黄老道家”。

老子的身份是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加上国家档案馆馆长。因此他能看到历朝历代的文件、史书、档案等等,自然在总结历朝盛衰兴亡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老子的身份背景决定了这本书注定是一本写给君主看的政治书籍。

抛开《道德经》中形而上学的内容,可以将其精髓总结为四个字:无为而治。《道德经》中经常提到“无为”,如第二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

无为,则无不治。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五十七章:

无为,而民自化。

老子说的“无为”是什么意思呢?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说不要妄为,不要肆意扩张自己的*,要顺应自然规律,辅助百姓自我发展而不加制约。这样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也就不会混乱了。

老子的“无为而治”与西方十八世纪流行的一句口号暗合:“最懒惰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而老子早于西方一两千年就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真的是十分伟大。不过老子并没有具体地说到底怎样才能“无为而治”,一切全靠人自己去体悟,因此就给儒家与法家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主要思想吗,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2)

庄子是一位看管漆园的小吏,所以古书上说到漆园吏便是指庄子,也有种说法认为漆园是个地名。但是不管怎么说,庄子都是个小吏,没有显赫的身份,不像老子那样在中央任职。因此庄子对于政治不感兴趣。

而且庄子身处战国,天下局势比老子的春秋时代更为混乱黑暗,所以庄子成了一位避世的隐士,他的主要思想就写在《庄子·逍遥游》中: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意思是乘着天地间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宇宙之间。庄子的最高理想,大概就是藐姑射之山上的神人了: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可见庄子是一位“修仙者”,他也说“无为”,而且是比老子更为彻底的无为、无所求、无用、无知。庄子不求闻达,只想要像乌龟一样在泥中爬着,就这么度过一生。但是庄子的精神极为高远辽阔,所以才不愿被世俗的污浊所沾染。

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主要思想吗,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3)

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与孟子。当然战国时期的荀子也很有名,但是他已经属于儒家的边缘人物了,教出了两个著名的弟子都属于法家。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推崇了舜的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那么孔子的无为而治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礼乐之治”。孔子认为,用礼来规范人,用乐来教化人,天下就可以大治了。

所谓礼,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礼仪,而是指一整套等级制度。你是什么身份,该怎样做事,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都是礼规定好的。比如天子能用六十四人跳舞,诸侯能用四十八人,大夫能用三十二人,这都是礼,不能逾越。

所谓乐,也不是单纯作为艺术来欣赏的音乐,而是具有很强的教化意义,有点像现在的《东方红》、《歌唱祖国》等等。

孔子认为,只要能推行礼乐,让君主像君主的样子,臣子像臣子的样子,父亲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像儿子的样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就能无为而治了。

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主要思想吗,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