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是我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最为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曾经深远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政治各个领域。
墨家文化传统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过两千多年历史长河的冲刷,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墨家
一.墨学核心思想的形成与兴盛
春秋末年战国初期,诸侯争霸天下,战事频繁,社会处于急剧动荡和转型期间,需要先进的思想学说作为强国理政的指导。
一时之间多家学派涌现出来,相互借鉴又相互驳辩。
墨家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鲁国人,出生于社会下层,是一名出色的工匠,他特别关心社会,曾以天下为己任。
经过潜心研习儒学之后,墨子认为儒家的学术对于救世强国是于事无补的,于是开始“就周道而用夏政”。
墨翟
在对真实的人性及现实生活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社会治理的方案,开创了墨家学派。
墨家学说主要包括十个方面,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天志、明鬼、节葬、非乐。
墨子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为实现此抱负,墨子及弟子身体力行,培养一颗颗种子,为墨家学说的发扬光大四处奔波。
在墨子的晚年和其逝世后,他的学说对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起到了强大的影响作用,成为与儒家并列的“显学”。
讲学
二.墨家学说在秦汉之后的发展
(1)墨家学说的渐渐衰微阶段
我国古代社会实行君王专制,其统治的核心是皇权至上,而墨家学说的非攻兼爱等思想,不符合战国末期大争、求一统的主流社会发展趋势,这也就注定了墨家学说没落的命运。
因此,至自秦汉以来,墨学的资料很少了,司马迁曾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末尾附言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日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仅有区区24个字,再无赘言,这与孔孟老庄之连篇实属相差甚远。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思想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墨家思想逐渐衰微,相融于儒、道家等的思想之中,与其他诸家思想共同在上层阶级之中产生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