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分销类社交电商野蛮生长背后的“红与黑”一直备受争议,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近期,中国质量万里行平台收到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集中实名投诉,他们纷纷指向前不久刚在美国提交上市的社交电商企业——云集(原名:云集微店),诸多投诉者跟记者表示,他们都在云集App上买过商品,但随后都接到了诈骗电话,他们怀疑自己的订单信息泄露了。
消费者订单信息泄露
消费者供图
家住安徽亳州的汤女士跟记者讲了一段自己在云集购买商品后接到诈骗电话的经历,去年12月11日,汤女士在云集平台购买了小蜜坊果优蓓润护唇膏,但是12月13日,汤女士接到了一个反馈电话,对方称是快递公司,丢件需要双倍赔付给客户,需要添加了汤女士的支付宝账号,然后汤女士收到一个二维码,需要汤女士扫描后根据对方的提示操作,输入了账号和密码,然后询问汤女士有没有收到退款,汤女士称没有,对方就要汤女士绑定银行卡,申请网上借款后才能退款,汤女士不敢继续操作,对方称核实后会再联系客户。
立案通知书
与以上未受骗的消费者截然相反,同样在云集购买商品的喻女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据容女士反映,自己在云集购买了尿裤,去年12月16日,容女士接到自称申通快递的人说容女士买的纸尿裤在运输途中遇到了甲醛泄露,会给容女士理赔,然后根据对方的步骤进行操作就被骗了53806元,容女士随后已报案。
与容女士有相同经历的还有胡女士,据胡女士反映,去年12月29日在云集平台购买了小迷糊复合维生素活力黑面膜礼盒(21片),12月31日晚上5点多,胡女士接到一个快递电话,对方准确的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电话、地址等信息之后,对方说面膜在运输途中发生化学物质渗透不能使用,要上门取货,对方打了十几个电话催促胡女士,“然后对方提供了一个账号给我,让我输进去进行理赔,输入了名字,银行卡号,点击确认,输入验证码,然后钱就莫名其妙的一笔笔被刷走了,总共损失15000元。”胡女士表示道。知道受骗后,胡女士已经报警。
据了解,已有数百名消费者因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财产受骗损失,更多云集的用户接到了诈骗电话,而受骗金额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不少遭受诈骗的云集用户向记者表示,从消费者被诈骗的情况来看,云集存在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消费者在云集消费之后,包括个人姓名、电话、收 货地址、消费金额以及交易时间等详细信息便遭到泄露。此后,更是有部分用户接连收到诈骗短信和诈骗电话,令人防不胜防。
相关律师表示,云集应当对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被侵害一事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如果监管部门责令整改而云集APP拒不改正的,那么,云集APP平台涉嫌拒不履 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犯罪,此为其一。其二,如果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系云集APP内部员工的个人行为所致,那么该员工个人因为实施了非法提供或者销售公 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云集被指销售假货
据投诉者跟记者表示,2018年双11活动后,云集接到大量客诉反馈其在卖的浪莎系列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如破洞、污损、线头、裤袜长短不一等问题。然而, 云集平台在双12期间仍然销售大量假冒伪劣的浪莎系列产品,并没有因为双11消费者反映的的产品质量问题而停止销售。
“ 双12过后,该产品仍销量巨大,投诉量剧增。后台平台投诉非常多。云集迫于巨大压力,于12月13日请第三方检测机构上门对仓库内的库存品进行验货,结果不良率达22%。更令人没想到的是,云集并未理会消费者的投诉,有消费者向浙江省工商投诉大量投诉,12月15日,浙江省工商对云集双12期间订单量巨大的6款产品进行验货,结果4款不合格,但是云集仍然继续给消费者发货。”投诉人跟记者表示道。
据悉,云集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5万单没有发货,对客户补偿款大约50万元也没有及时赔付。随后,云集将责任推给其经销商,以合同于2018年12月31日到期为由终止合同,并不给经销结清货款。与此同时,消费者投诉并没有给予解决。
对此,相关律师跟记者表示,在消费者面前,电商和具体商户共同承担着“经营者”的角色,都需要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设定的所有法律义务。而且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2013年第二次修正时特别增设条款,明文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根据该法,即便在平台提供者不知道商户售假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提供商户的有效信息和联系方式,或者平台提供者作出了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消费者都可直接请求赔偿。
备受争议中的云集电商
据公开信息显示,浙江集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成立,对外宣传名是“云集”。据了解,为了吸引更多新店主,云集将产品利润让步给用户,只要在平台上缴纳398元会员费,就可以成为会员,个人店铺同步开启,自购可优惠,推荐别人购买云集产品,可获5—20%不等的提成。和拼多多“为你省钱”不同,云集凭借着这套“帮你赚钱”的逻辑,在成立仅一年时就集结了30多万名店主,其中不乏微商达人。
基于多级分销模式,创业初期的云集在用户量上实现了高速膨胀。会员费虽不便宜,但云集设置了回报丰厚的累进制奖励机制,鼓励店主们发展层级,云集因此快速积累了一批精准的个人卖家用户,这也是云集短时间内爆红的基点之一。
然而,云集存在“入门费”“拉人头”和“团队计酬”等行为,这些行为涉嫌违反《禁止*条例》第七条的规定,2016年1月20日杭州滨江工商正式立案调查。随后,2016年2月,云集微店就对地推中有争议的部分进行了整改,并得到了政府监管部门、法律界人士的认同。
如今付费会员费涨到398元,只有邀请人和被邀请人分别能拿到80云币、40云币,可在云集平台抵扣现金使用。肖尚略称,调整后的云集店主只能赚取卖货的收益,并增设了第三方服务商模块,为店主提供培训与服务,云集则根据综合业绩,向服务商支付培训和服务费用。
但这一整改后的模式仍被外界质疑。据媒体报道,2017年5月,云集因部分推广形式与国务院《禁止*条例》冲突,多级分销涉嫌*行为,被杭州滨江区市场监督局处罚958万元,后为了生存更名为“浙江集商优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继续发展。而据相关人士透漏,云集为了应对检查,分别与不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目前,服务经理主要与上海辰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客户经理与浙江外企德科签订劳动合同,一个月分二次汇款给他们。
随后,记者根据消费者投诉的情况致电并发采访函给云集公司,截至发稿之时,对方未给任何回复。(中国质量万里行 记者/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