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店里一套油茶的基本配置
我家乡在桂东南,没有喝油茶的习俗。毕业后分配到桂林工作,大开眼界,才知道“北方”天气冷得那么离谱,饮食上差异更是让人瞪眼。就连简单的米粉,敝乡不是煮的汤粉就是直接浇上酱汁拌的凉拌粉,桂林米粉却是“冒(把食物投滚水中烫熟或烫软,和四川冒菜的‘冒’是一个意思”过后加卤水、汤水吃。这些都且不说了,油茶却确是闻所未闻的东西了。
我们单位的财务科长是恭城县人,广西油茶以桂林的恭城、龙胜、灌阳和柳州的三江等县名气最大,现在南宁开的油茶店很多打恭城牌子。科长沉默寡言,有着财务人的严苛表情,不太和人交往,但和我很却谈得来。因为出身问题,他的成长极受折磨,这些经历,我比较听得懂,也能附和。我的第一碗油茶就是到他家喝的,每天寒冬时节,星期天早上,他常常打发孩子来敲我的门,邀我上他家喝油茶。
油茶是桂林著名风味,今天桂林街头随处可以见到油茶店,但当年是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化的经营,我印象中那时候没在街上见过油茶店。要喝油茶,只能是那些从县乡到城里工作的人,自己在家捣鼓,一慰乡思。财务科长来自恭城,自然有油茶瘾,家里使用齐全。1990年代初的生活水平其实很低,常上馆子的不是公家人就是做生意的。老百姓为联络感情请回客,多在家里弄,我就被邀去很多同事家吃过饭。科长请喝油茶,既顺应风气,恐怕也因为上街没有得喝。
在科长家打油茶,通常配备有葱花、香菜段、炒米和炸花生米,还让小孩到对面街上菜市买了些包子、油条,有时候买点生米粉,有时候有些应景的糍粑或粽子。说来甚是简单,却足以让他们一家子加上我吃饱喝足。科长告诉我,以前在农村干活,早上起来用热油茶冲点炒米或泡点冷饭,喝上两碗就下地,主要祛热除湿,驱寒消疠,否则真的无法一大早就上山下水辛勤劳作。那时候喝油茶,是没配有什么吃的,碰上年节,有些糍粑、粽子之类食物,搭着跟油茶一起吃,可以算是盛宴了。后来条件好转,炸花生、米花、馓条陆续加入,至今喝油茶不管花样咋变,这几样都少不了。他说的场景我当时未见过,桂北地区冬天的阻塞我是深深领教了的,而高寒山区只会更甚。而且南方山区瘴疠遍布,夏炎冬寒,都使人体易感外邪,喝半肚子加姜的热茶,冬天能使人遍体生暖,夏天能让人发身透汗,这是一种环境使然而形成的饮食习俗。
那天,在我朋友店里喝油茶,进我们肚子的,大约有这些东西。
现在上油茶店,油茶也只占得一个小角落了
百草烩
清蒸海罗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