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品主营业务规划
- 本品机会和风险:为了落地产品、准备面向用户,第三次提出提出风险和机会,需要综合行业和竞品两个层面的信息。
- 本品产品逻辑、主营业务形态:这个阶段可能已经充分接触过用户,并获得一些市场反馈,但我们从产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提出的主营业务需要有明确的平台价值。本品产品逻辑的提出,需要尽可能综合市场分析、成本和收益分析、竞品主营业务分析等。可以采用的分析工具包括: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PEST分析、五力分析模型等。
- 本品营收模式:竞品的营收模式只能作为借鉴,还需要综合本品的产品逻辑特点规划。
1. 澄清几个基本问题
- 选品服务于什么人?产品负责人、选品同学、策划大大等需要决定“做不做”这一问题的相关人士,并且多数情况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新业务或平台。
- 对于服务对象的价值是什么?平台定位、业务规划、商业合作、技术投入、团队架构调整、立项评审。
- 什么阶段开始选品调研?比较早期的环节,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可能会有较高试错成本。
- 需要哪些类型的数据?最好一手数据(比如销量、评论、用户人口属性、APP启用次数|使用时长),行业数据也值得参考(公司财报、权威机构的行业调研数据),部分行业需要参考专业文献(专著、学术论文)。
- 选品调研性价比如何?有价值,但比较耗时。如果团队需要完善的产品线并为长期发展做布局,以及对于进入风险较大或风险未知市场的情况,性价比高;如果需要快速把握市场风口或有经验人士主导,性价比低。
2. 选品思路
1)搭建产品线框架
在选品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概念:选品不是选择单一某个产品,它需要对企业或者平台有价值定位。
在选品最初的阶段,建议做的是搭起一个初步的产品线框架。参考了大量资料后发现,有经验的选品人员和平台战略的专著里经常会提到三种产品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几乎通用的产品线基本框架:引流品类(高销量、高知名度)、利润品类(利润率高)、发展品类(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技术积累)。
下图选品框架是在做智能家居选品时设计的,选品过程是依次筛选三个品类:流量品类包含了引流、利润两个品类;潜力品类即发展品类;资源优势品类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挖掘本平台已有的可优先纳入。
(上图由本文作者整理,未经授权不得用商业用途)
2)商品进入选品池
框架有了,接下来要在茫茫商品海洋中捞取需要的商品,符合标准的商品则进入选品池。评估某个商品是否符合标准的过程,就用流量品类、潜力品类、资源优势品类的特质来比较。本阶段开始爬取大量一手数据,如果实在难以获得相关数据则可以参考行业数据。
下表是评估过程中主要用到的评估维度,其中“销量”“利润率”采用定量分析、“生命周期”“需求匹配度”采用定性分析。
(上图由本文作者整理,未经授权不得用商业用途)
3)评定商品优先级
选品池中的商品一定都上吗?怎样上?
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评估商品所在市场的特征,评估的维度包括以下:
- 这个品类的市场目前竞争水平如何?
- 进入该市场目前的机会点和难点?
- 进入该市场对于我方价值是什么?
- 如果进入该市场面临的竞争对手是谁?
- 如果进入该市场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是怎样的?
- 我们自身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选择品牌、用户、技术、合作伙伴、渠道等角度)?
综上,适合的商品形态(可以采用商业画布来分述:市场定位、卖点、对平台的价值定位、用户、技术要点、合作伙伴、定价等):
(上图由本文作者整理,未经授权不得用商业用途)
3. 选品调研案例
以“宠物喂食机”品类为例:
可以借助电商销量、SKU特征、价格、技术壁垒、产销方信息,综合得到商品分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