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感恩节刚刚过去,而火鸡一直占据着节日餐桌上的C位。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每年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人会吃掉超4500万只火鸡。不仅食客爱它,就连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都特别推崇它,认为它是一种“品性高贵”的鸟类。
那么,这位感恩节明星到底有何特别?
颜值不高,胸肌发达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能见到火鸡的场景屈指可数。因此,一只不在餐桌“躺平”、活蹦乱跳的火鸡长啥样?有哪些特性?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
火鸡体长110厘米左右,是普通家养鸡的3~4倍。它浑身布满黑棕色的羽毛,头上“空空如也”,几乎全秃,颈部还长着一串串红色的肉瘤。求偶时,这种其貌不扬的鸟类也会像孔雀一样,展开自己的扇形尾羽。
火鸡在感恩节大餐中占据C位。
野生火鸡在危机四伏的林地生活,因此热爱群居,擅长飞行并且身手灵活。前几年,美国常有“野生火鸡损害农作物、破坏花园”的报道,州政府因此鼓励民众对其进行狩猎。
但现在,餐桌上常见的火鸡,多为人工繁育。它们不爱动,性格温顺。为了满足人类对食材的高要求,这些养殖火鸡往往长着厚重的胸肌。也正因如此,它们体重超标,难以飞行,甚至连正常的繁殖都受到限制。此外,它们的羽毛也被培育为白色,这样便不会任由深色色素在皮肤上留下瑕疵。
能“催眠”?
营养价值高倒是真的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报告,火鸡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
它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普通的鸡肉。每100克鸡腿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6克,而同等重量的火鸡腿含有20克蛋白质。
众所周知,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对血管、心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相对于牛、羊等常见肉,火鸡中的脂肪和胆固醇都极低。而且,火鸡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适量摄入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有一定保护作用;此外,它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如铁)等其他营养成分。
很多火鸡爱好者反映,吃完火鸡人总是困困的。难道,火鸡肉还有催眠的效果?
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一传言并不准确。
虽然火鸡中所含的色氨酸,确实有助于身体产生血清素,参与调节睡眠周期。但许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譬如鱼和大豆),按重量计算,色氨酸的含量与火鸡相同甚至更多。这么一对比,火鸡在诱导嗜睡方面的声誉似乎过于夸张了。
感到疲倦,更可能是因为感恩节盛宴后,血液向堆满大餐的消化道聚集。所以,别再让无辜的火鸡背锅了。
能吃能保暖,但养殖成本高
主流观点认为,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火鸡首先在墨西哥被驯化。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将它带到欧洲,进行选择性繁殖,然后又被带回美洲。和牛、羊、猪一样,人们一开始似乎仅仅是觊觎它的食用价值。
野生火鸡。
多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表明,生活在美国西南部的土著普韦布洛人(Pueblo)曾独立驯化火鸡。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火鸡美丽的羽毛吸引了这些土著。他们迫不及待地尝试大量饲养,并将其羽毛用于制造装饰品、服饰、毯子,将骨头打造为仪式中使用的工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考古学家Brian M. Kemp表示:“火鸡羽毛的保暖性远胜于兔毛。”
然而,事情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顺利。很快,普韦布洛人就发现,养殖火鸡的成本太高了。当时,火鸡的主要饲料是玉米,和人类一样!据估算,平均每人每年饲养一只火鸡,就能消耗当年1/4的玉米收成。因此,养火鸡的热潮逐渐退却。
在大多数古代文明中,火鸡还是象征高贵身份的物种。比如,在玛雅地区,火鸡骨骼就经常出土于宗教庙宇和贵族墓葬。
被富兰克林赏识
差点成美国国鸟
据传言,大名鼎鼎的富兰克林曾极力举荐火鸡作为美国的国鸟。
这一说法源自一封他在1784年写给女儿的信。他在信中写道:
“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希望用秃鹰代表我们的国家。它品性恶劣,不以诚实手段谋生……相比之下,火鸡是一种体面得多的鸟类,而且是真正的美洲原产鸟。”
很多学者认为,这只是富兰克林的一个玩笑。
对此,美国国家档案馆表示,这封信确实存在,但富兰克林并未将它寄到自己的女儿手中。他只是私下将此信件发送给一位法国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供其翻译。美国的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富兰克林并不是真心想推荐火鸡作为国鸟,而只是在讽刺当时的世袭条令。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火鸡的特殊地位。
◎编译作者:陈之涵
◎内容来源:
https://www.livescience.com/benjamin-franklin-turkey-national-bird
https://phys.org/news/2016-11-turkeys-major-ancestral-pueblo-life.htm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11-myths-thanksgiving-nutrition-debunked.html
https://phys.org/news/2014-11-heritage-turkey.html
往期精彩回顾
还在为做家务吵架?干活儿的好处可不止健脑、防癌,赶紧转发给家属!
刚刚,人类首次向近地小行星“开炮”!NASA发射撞击器保护地球
剑指苍穹!月壤到“地”一周年,探测器依旧在深空中持续探索……
爸爸更冷静,妈妈更暴躁?其实是娃的头皮在“施魔法”
2022
开启订阅季
《科学大观园》2022年订阅开始啦!
想了解最新的科学前沿吗?
想避免被谣言欺骗吗?
想掌握实用的科学知识吗?
《科学大观园》全部可以满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