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正月十二的年俗还有哪些呢?
包饺子
咱天津人过节肯定离不开吃。正月十二这天,家家户户要包饺子。人们会把饺子捏成老鼠的模样,有嘴、有耳朵、有尾巴,还用绿豆当作眼睛,人们说,包饺子就是“捏老鼠嘴”,把老鼠嘴捏死,老鼠就不能咬东西了,家中一年都不会有老鼠。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喝小米面或玉米面粥,意思是“迷老鼠眼”让老鼠看不清东西。晚饭后,人们还要炒花生,意思是“炒(吵)聋老鼠的耳朵”。
烤火节
在河北省石家庄南部一些地区,至今还保留沿承着正月十二(有的为正月初十)烤柏火的风俗习惯。黄昏时分,人们在自家门前,点燃柏枝,烟雾中弥漫着一股清香,一家老幼围坐火边,谓曰:烤柏火。
烤柏火寓意为“败祸”,可以避瘟驱邪,人们将不用的旧家什,统统烧掉,用烧后剩余的柏枝雕成“柏锁”,系上绳子,挂在婴儿脖子上,以求长命百岁。谐音“烤百火”“烤百龄火”,孩子们走街串巷奔走各家,烤百家火,不生百病,一年无灾无恙。
过老鼠节
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也有的说这一天是老鼠的生日。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有藏剪刀,收旧鞋,捏老鼠嘴等。
点丁日
在客家民俗中,元宵节要结灯挂彩喜庆团圆,而在正月十二,各村就要召集能工巧匠搭棚点灯了。由于客家话中,灯与丁同音,所以正月十二又是“点丁”日。
在这一天,按照习俗,醒狮会来添丁进口的家庭祝贺,主人家会燃放两条鞭炮迎接,并拿出喜糖、柑橘和利是答谢醒狮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