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臊子的精彩,成都的生面形态就显得“暗淡”很多。
它们是传统的韭菜面和水叶子面、成都面馆的宠儿棍棍面、也可以是窄窄的细面、一指来宽的宽面、均匀洁白且形似被子的铺盖面……
和臊子的更新一样,成都的生面也在不断刷新中
虽然各种面很相似,但在口感上却蒙不了老饕
摄影/姚逸飞 制图/钟阳白雪
本来应该作为另一个主角的面条,为何被相对地忽视了呢?
这与成都人灵活变通的处事方式有关。
对于面条的原料小麦而言,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所产小麦与其他麦区相比,光照不足,导致磨制的面粉低筋,直接制作出来的面条韧性不够,缺乏内在的硬朗气质。
图中为成都市新都区,一片位于城市边缘的麦田
上下图摄影/何亦民
长期以来,成都本地的面粉只能做一些家常版的面食,比如馒头。通常面馆推崇的面粉,是产自河南、山东、新疆奇台、内蒙古河套的面粉。
于是为了提升面条的口感,成都的面坊多用碱与盐和面,制作成了棍棍面,增加了面条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