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胚芽糖尿病能吃吗,小麦胚芽糖尿病人能喝吗

首页 > 三农 > 作者:YD1662023-01-10 04:37:10

小麦胚芽糖尿病能吃吗,小麦胚芽糖尿病人能喝吗(1)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后代。人是这样, 植物也是这样。在植物里,种子的污染是整个植株中最少的,营养密度高,里面几乎含有我们已知的所有营养素。只是不同品种的种子的营养素含量有所侧重。 比如说大豆类种子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淀粉豆类或谷类的种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如果说种子是植物营养的浓缩,则胚芽是种子的精华,它也是植物种子里营养素密度最大的部分。因此,小麦胚芽,不可小觑。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小麦胚芽PK面粉

小麦胚芽、 面粉本是同宗, 营养却大不相同。 麦麸是制作面粉的下脚料, 放在其他食品中就成了粗粮制品, 麦胚在面粉加工中因为无法磨到淀粉的细度而同麦麸一起被剔除, 然而在麦胚中却蕴藏着大量的营养素。 下面就看一下小麦胚芽和富强粉的营养成分对比。 (见表)

小麦胚芽糖尿病能吃吗,小麦胚芽糖尿病人能喝吗(2)

为啥要吃小麦胚芽

帮助控制血糖: 小麦胚芽中富含膳食纤维, 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的消化速度, 增加饱腹感。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摄入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可以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使餐后血糖平稳。 除此之外, 小麦胚芽中还含有二十八烷醇, 具有增加免疫力和抗诱变的作用, 还可以刺激葡萄糖氧化酶发挥正常活性, 从而起到降糖的作用。

调节血脂: 小麦胚芽中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人体自身合成胆固醇的水平, 从而起到控制血脂的作用, 而维生素E则可帮助胆固醇乳化代谢。 麦胚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虽然同属固醇类物质, 但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具有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 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作用。 此外, 在人体中植物甾醇还是重要的维生素D3的合成原料, 维生素D3帮助人体吸收钙质, 预防骨质疏松。

怎么吃

食物的营养素最终能被人体摄入多少, 不仅仅与其含量相关, 也与烹调方法脱不了干系。 烹调时,加热温度越高, 营养素损失越多;加热时间越长, 营养素损失越多。

小麦胚芽和我们常见的豆类、 谷类食物不同, 不需要高温烹调, 只需要简单加热即可食用。小麦胚芽有浓郁的麦香味, 放到熬好的粥里不但增香, 还可以增加粥的营养密度; 麦胚冲牛奶也是比较经典的食用方法; 小麦胚芽不但可以和素食搭配, 和肉类搭配所焕发的美味也是无与伦比的, 比如麦胚与肉馅、 葱姜搭配可以做出鲜美的麦胚肉丸。 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减少肉食的摄入, 还会减少饱和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 麦胚做的上汤麦胚炖辽参也是不错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 麦胚与豆粉、 玉米面、 面粉搭配蒸发糕, 因为其中的酵母发酵可以保护麦胚, 使其蛋白质生物利用价值更高, 并且消除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拮抗反应。 最值得关注的是, 麦胚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会因为发酵而越来越多, 可以说麦胚发糕是不可多得的多维美食。

吃多少

需要提示的是, 小麦胚芽比面粉能量稍高, 它也算是主食的一部分。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进食小麦胚芽需要减去相应量的主食才对。

连接:为何面粉有黑有白?

众所周知, 在市场购买面粉时, 有的面粉黑, 有的面粉白, 这是什么原因呢? 面粉取自小麦种子的胚乳(磨面时去掉了麦粒的其他部分: 果皮、 种皮、 胚等组织, 就是通常所说的麸皮) , 胚乳是由淀粉和蛋白质组成, 是否含有麸皮及麸皮含量的多少决定了面粉颜色的黑白, 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决定了面粉的用途。 日常生活中, 面粉的颜色由白到黑的顺序为: 麦芯粉、 雪花粉、 富强粉、 标准粉、 全麦面粉,其中麦芯粉最白, 全麦面粉最黑。

除以上因素外, 面粉的黑白和面粉颗粒的粗细有关, 其中蛋白质含量越高, 面粉颗粒就越不容易被磨细, 对光反射效果变差, 面粉自然就显得黑了。 小麦胚乳中的色素和多酚氧化酶也会影响面粉的颜色。 小麦胚乳本身含有一些色素,如叶黄素、 胡萝卜素等, 新面粉微黄的色泽, 就是因为这些物质引起的。 小麦胚乳中还含有多酚氧化酶, 它把接触到的无色的酚类物质变成黑色的“颜料” , 正因此面粉会越放越黑。

日常购买面粉, 不必追求洁白的颜色, 颜色黑的面粉因含有麸皮等成分, 营养价值更高。 面粉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决定面粉的用途。蛋白质含量高的小麦粉, 即高筋粉, 比较筋道, 弹性十足, 适合做有韧性口感需求的面包; 而蛋白质含量低的小麦粉, 即低筋粉, 比较疏松, 适合做饼干和蛋糕; 蛋白质含量适中的小麦粉, 即中筋面粉,则适合做需要兼顾筋道和柔顺的面条、 馒头和饺子皮等。

*控糖卫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