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居民的两次大迁徙
祁阳建县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居民大迁徙。
一次是元朝灭宋时,元军攻陷祁阳后,虽没有进行屠城,但由于战争的残酷,祁阳居民死伤逃亡甚众,人民十室九空,邻省、邻县人民相继迁入。
一次就是元末朱元璋、陈友谅两雄争霸,结果陈死朱胜,朱元璋害怕湖南人的骁勇善战,故在血洗湖南之余,还来了个“扯湖南填四川,扯江西填湖南”。当时祁阳本地居民大都迁走,从江西迁民居住外。所以,祁阳现有居民,基本上都是江西迁来的,以致现在还有“江西老表”的说法。
祁阳排名前10位的姓氏
第一大姓 唐姓,祁阳唐姓有三支:
一支始祖唐全克,偕弟全俊、全明、全德于明洪武年间(1368~1402)自江西迁入祁阳,全克居观音滩夏乐甸;全俊、全明居麻托湾;全德居李本塘。其子孙分居唐家岭、山川、八佾塘、大村甸等处。
另一支始祖唐大用,元末明初自南昌迁南京,再迁祁阳土桥,后移居祁阳梅溪。
再一支始祖唐发胜,明洪武年间(1368~1378)迁入祁阳三官塘,后嗣聪、忠、愫、宪、惓五房。聪房居同德塘,忠房居文明铺宝塔附近,愫房居享塘腊园冲枫树山,宪房居狭江,惓房居三官塘。
第二大姓 李姓,先后迁入祁阳的有两支。
一支始祖李吉甫,明洪武初,率三子元卿、光卿、廉卿从邵阳城福迁祁阳梅塘(今属祁东);元卿后嗣居祁阳白水、丙溪冲、湖广东村;光卿子孙居祁阳油塘、鱼子桥、李家湾,文明铺区的云盘甸、紫山冲,今属祁东白地市区的苍江桥;廉卿后嗣居洪桥、大营市、石牌江、原山甸、朵云山(均属祁东)等地。
另一支始祖李德进,原籍江西庐陵,初迁常德武陵的梅泉,元末再迁祁阳,始居陶阿村,继居石鼻头,后嗣移居观音滩、大忠桥、萧家村等地。
第三大姓陈姓,一支远祖志泰,原居四川蒲江,生子用宾、顺宾、南宾。用宾于元末为万户总戎,镇守祁阳,遂落籍祁东金兰桥;顺宾于元末天下大乱之际,携三子8德新、德兴、德通迁居祁阳城北,后嗣分居石佛、牛塘、龙江桥、花鼓冲、狭江、清水塘、长流铺、白水、河埠塘、白竹塘、兰桥、小陂桥等处,其后嗣迁居外省外县为数甚众。
另一支始祖陈镳公,于明中叶自江西九江义门迁入祁阳,居下马渡藕塘冲。
第四大姓邓姓,一支 始祖邓天翁,明洪武二年由江西泰和迁祁之砖塘(今属祁东)。后嗣分居岩门前,白泥坑、烟后甸、石板铺、四角丘、文明铺一带。一支始祖邓慕春,原籍江西新喻县,元至正年间(1341~1368),为衡阳司,见世多扰攘,挂冠弃任,偕四子二侄隐居衡阳长乐里。明洪武四年,长子仕先定居祁阳之永昌崇林桥,次子遵先定居祁阳石鼓源,四子庆先定居祁阳之归阳,长侄美先定居祁阳之矮岭(今属祁东),次侄大先定居祁阳城山头。仕先子世荣移居下马渡之团山。
第五大姓刘姓,祁阳南部一支刘姓始祖刘相,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万历年间寓居祁阳白水镇经商,生子焕荣、秀荣,相死后焕荣携秀荣四子回江西庐陵,秀荣与其子刘垣留下守父陵,遂在白水繁衍后嗣,现祁阳白水、进宝塘、杨冲、唐家岭等地刘姓均为其后裔。
第六大姓蒋姓,祁阳蒋姓原籍广西全州梅潭,元惠宗至元年间(1335~1340)蒋受一郎、受二郎徙居零陵、祁阳。受二郎于明洪武初定居祁邑天门山,为祁阳蒋姓始祖,后嗣居西湾、云盘甸、舒家铺、西瓜坪、泉塘坞、大忠桥等处。
第七大姓王姓,祁阳王姓有两支。一支始祖王陵官,明初自江西迁入永州,历二代,必恭、必敬、必亮相率迁祁阳,定居白水、石坝、燎皮甸、萧家村等地;另一支始祖王信,元末由江西泰和匡山寺举家初迁湖南茶陵县,后再迁祁阳古木塘(今属祁东);其长子朝先后嗣居大栗、矮陂桥弋延山寺、油榨头(上两地今属祁东);次子朝林子孙居畔塘、铁坡湾、落排洲;三子朝祖后嗣居古木塘、山水坡;四子朝宗后嗣居三望甸、汪家坳、官坪、宫夏塘、丁字桥(今属祁东);五子朝觐后嗣居书林寺、灌渡桥、西冲、小山冲、汪家坳(上两地今属祁东)等地。
第八大姓张姓,始祖张浚,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卒,葬于宁乡县沩山风吹罗带形,其后裔散居于长沙、宝庆、衡州、永州、辰州各地。浚玄孙张翔迁江西省泰和县。翔子张允迁沅陵县,宋末复迁泰和县西山乡,元初迁来祁阳。在县内定居的有万隆、万盛兄弟和从弟万纯,其子孙分布在今邵东、衡南、祁东盘塘、永州和县境芳名亭、丝塘冲、腊园、张公亭、白水等处。
第九大姓 杨姓,祁阳杨姓有两支:一支始祖杨千仕,明洪武初自江西迁零陵,居黄阳司堆塘,越三世,孙杨才通转徙祁阳杨家洲,后嗣分居丝塘冲、双江口、宝方寺等处;另一支始祖杨树德(六十八郎),于明洪武初由江西吉水迁祁阳下七都(今下七渡)。
第十大姓 郑姓,鼻祖郑玉,原籍河南,生子六,五子祥于洪武十四年出任祁阳知县,举家迁祁,落籍白水廖塘;六子友文定居石湖塘;长子天如定居朱家桥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