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
杨菊珍看见杨云一家都在推脱,不愿意提及30万赔偿金的事情。
于是杨菊珍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在搜集好相关证据后,杨菊珍到巴州区法院起诉杨云一家人,要求法院重新恢复杨云的身份,并返还自己11年前付出的30万元赔偿金。
很快巴州区人民法院接受了审理,巴州区人民法院于2018年3月作出裁定,杨云一家应向其支付30万元的赔偿金。
开庭
本以为判决后事情总算能画个句号,但杨菊珍却听完判决结果后不乐意了。
因为她觉得十多年过去了,自己当年卖出去的店面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价钱了,要不是当年门面房要强制拍卖,它的市场价值还会更高。
所以她认为杨云父母不能只还简单的30万元,而应该还给自己更多。她深感自己亏大了,因此她对宣判结果表示不服。
而廖庆华一家则表示杨云的失踪,给自己一家人带来多年的痛苦,甚至因贷款寻找杨云欠下的债务。
不满
虽然杨云已经回到了家里,但他失踪了这么多年,学校也有责任,而且杨云家人拿到30万赔偿款后,都用来看病治病,钱早就花完了,他们现在也没有能力偿还这笔钱。
由于双方对判决结果均不满。一双方都再次上诉,2018年5月二审开庭进行审理后,双方的争执也引来了电视台和媒体的关注。
两家人的法律纠纷持续不断,但身处事件漩涡中心的杨云才是问题的关键。为何杨云明明在世,却长时间不和家人联系且不回家。
抱着这一疑问,当地媒体对当事人杨云进行了采访。杨云的这番话让记者大吃一惊,他是说自己是不想回去的。
杨云说他才在学校待了三个月什么都没学会就被送到了深圳工厂打工,工厂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看杨云小就欺负他。而且当时学校保证在工厂干活能按月发工资。
但实际上当时电子厂一开始虽有生活保障,但那时候,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很快,工厂的产品都是滞销货。货品卖不出去,自然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
由于工资低,消费高,他只好另谋高就,离开了这个工厂。为了不让父母担忧,杨云选择了隐瞒自己的决定,私自离开电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