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亩红线、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这些看似耳熟能详的词汇,你真正了解个中内涵吗?它们各自承担的“责任”都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耕地如何定义?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整理复垦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包括基本农田、一般农田、高标准农田等。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65亿亩以上,这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18亿亩红线”。
02 基本农田如何定义?
所谓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人口和国民经济对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未经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为了满足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吃饭田”、“保命田”。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依法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必须报经国务院审批。
03 一般农田如何定义?
与基本农田对应的是一般农田,也叫一般耕地,是指主要用于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
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的主要区别在于,基本农田一旦划定,便不得改变其用途;一般农田在特定条件下,经过严格审批是可以建设养殖场等农用场地的,若想建设非农用厂房等,须上报改变土地性质,但一般很难获批。
04 高标准基本农田又是什么?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2021年,全国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00万亩。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
★
网友提问
★
• 近日,有网友给农视网留言,提到在自家耕地建养殖场,被地方责令拆除。今天,小编根据上述耕地用途,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农村耕地上建养殖场是不是算违法行为,这还得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看,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 基本农田 ●
假设耕地是基本农田,那么这是个硬性的规定,不能进行房子的建造,不能种植树木,更不能进行养殖场的建造,只能用于农作物的生产。
● 一般农田 ●
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拟占用的耕地属于一般农田,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于建养殖场:
①需要进行报备,要有完善的手续,比如说检疫合格证、环评手续等,这些都拿到了才能合理的养殖。
②在耕地上建房,不能破坏了耕地层,永久性建筑物是需要特别审批的,比如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设施、饲料储存间、硬化的路面都属于永久性建筑物。
所以说,若是在基本农田上建设养殖场是违法的;但一般农田,符合当地的要求、获得相关的手续后建造,是没问题的。
我们都知道土地资源
是有限而不可再生的
18亿亩耕地红线
是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保障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畜牧法》、《全国土地分类》、自然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