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3”是个很神奇的数字,很多事到了“3”就会发生改变或转机。
比如,马云参加过三次高考,比马云大两岁的俞敏洪也参加过三次高考。
不过在考试上,俞敏洪可能比马云更胜一筹。
马云费了三年的功夫,总分依然达不到本科线,但他的英语特长帮了忙。
彼时,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没招满,降分录取,马云以专科成绩上了本科院校。算得上是命运女神的照顾。
要不然,专科毕业的他毕业后也无法留校任教。也成不了人所共知的“马老师”。
和马云的好运气相比,俞敏洪是全凭死磕考上的北京大学。
1980年,18岁的俞敏洪进入北大的校园,很凑巧的是,他的专业也是英语。
更凑巧的是,俞敏洪毕业后也是留校任教,从1985年到1991年,当了六年的北大老师。
马云在杭州师院当老师的时间是1988年到1995年,比俞敏洪多干了一年。
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吧?总结一下就是:
都参加过三次高考, 学的都是英语专业,毕业后都留在本校当老师,干了六七年后都开始创业。
历数当今的商业大佬们,还没有其他人的履历是如此的相似。
马云我以前讲过,这次不再赘述。这次专讲俞敏洪。
看一下俞敏洪的创业史,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言:
曾多次走在崩溃的边缘。
俞敏洪和马云
2从大学老师到被逼创业1985年,俞敏洪北大毕业,留校教学。
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当北大的老师都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
俞敏洪这样描述当时的生活:“早上睡到九十点钟起来,晚上一两点钟才睡觉,起来以后也不刷牙洗脸,就躺在床上看书,到了上课时间柃个书包到教室里走一遭,回来后继续躺在床上看书。”
每周的课也不多,闲暇时候就到未名湖边逛逛,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
但唯有一点不好,就是工资低。
按俞敏洪的说法,每个月大概一二百块钱,过的很清贫。
为了增加收入,俞敏洪就到校外的辅导机构兼职做出国英语的培训,也就是GRE。忙活一个月,也能赚个一两千块钱。
这已经是他本职工作十倍的收入了。但俞敏洪发现,给人家打工不如自己去开辅导班。于是就以北大英语老师的名义,招了几十个学生,开了个辅导班,干了起来。
收入自然是蹭蹭的往上涨,但这种脚踏两只船的行为惹来了北大官方的不满,直接给他来了个行政记过处分。
这个处分可不是会议上批评一下,档案上记录一下那么简单。处分通知被贴到学校的宣传栏上整整一个月,还用高音喇叭播了一个星期。
俞敏洪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名。随后的一段时间,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指着他说:“看,那个就是被处分的老师。”
如果换做是你,心理上能不能承受得住?
这仅仅是名誉上的损失,除此之外,还有物质上的损失。
因为这个处分,当时北大分房子,也没有俞敏洪的份儿。提拔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俞敏洪也是排到最后。
当时的俞敏洪,在北大老师这个岗位上,路已经越走越窄。
与此同时,他的面前还有一条模模糊糊的道路在向他召唤:走出去,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吧。
抱残守缺,不如一刀两断。既然你不稀罕我,那我就做出个样子给你看看。
我猜俞敏洪的心中,肯定憋着这么一股劲儿。
但据他自己回忆起来,说当时的心里,凄凉的感觉还是最多的。毕竟呆了十年的地方(上学四年,工作六年)。此去一别,不知能混出个什么样子。
混的好,这些经历还能被当做笑话说出来。混不好,只能把这些伤疤深深的埋藏在心底,每次午夜梦回时,都难以释怀。
幸运的是,今天我们都听到了这些能被当做笑话讲出来的苦日子。并且,精彩的故事还不止于此。
正应了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90年代的俞敏洪就很受学生欢迎
3办学许可证是怎么拿到的?1991年,俞敏洪离开北大。如俞敏洪所言,那种感觉,就像一头家养的动物一下子被扔到荒野中,必须自己想办法找吃的,要不然就被饿死。
不过这样也好,俞敏洪可以全力以赴的把精力投入到办外语培训班上。
凭借着优秀的教学水平和聪明能*劲头儿,俞敏洪逐渐站稳脚跟,当时的北大、清华、人大这几个名校的学生出国考试,报培训班都首选俞敏洪。
短短几年,俞敏洪是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俞敏洪的培训班一直有个短板,简直是他的心病。不是教学质量的问题,也不是生源问题,就是缺一个招牌,或者简单来说,缺一个办学许可证。
90年代初的中国,一切都是试试摸摸的往前走,像俞敏洪这样的个体户,啥资质都没有,不管是教育局还是工商局,都是不会给他办证的。
没有证,就没法儿大张旗鼓光明正大的宣传、招生。俞敏洪为此想破了头皮,终于想到了一个权宜之——挂靠。
当时有个东方大学,是几位退休的老教授办的,搞成人教育的。俞敏洪就找到这几位老教授说,我能不能用一下咱们的名头来招生。条件是我把我盈利的25%分给你们,你们只管分钱,别的啥事不用管,亏损了算我的。
几位老教师一合计,说这个可以啊,小伙子我们看你也靠谱,先用用试试吧。
于是,俞敏洪就以“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的名义来招生。(知道“新东方”这个名字的由来了吧,后来俞敏洪自己弄到办学许可证后,为了和前边的有所衔接,也为了区分,就起名“新东方 ”。)
就这样马马虎虎的借用了两年,随着俞敏洪培训班规模的不断扩大,最高时每年可以分给这些老教授们上百万元。
与此同时,俞敏洪自己也没闲着,为了办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办学许可证”,他可真没少往海淀区教育局跑。
教育局的人告诉他,要想办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办学人必须是副教授以上职称。第二是原单位同意。
这两个条件,俞敏洪一条也满足不了。他是本科毕业就留校任教了,还没熬到副教授就被轰了出来。第二条更是别想,就是因为被原单位吵了架,不得已才出来的,现在让去开证明,门儿都没有。
怎么办呢?俞敏洪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死磕。
他一遍遍的往教育局跑,说你们给我办一个吧,像我这样遵纪守法的人,办学质量又是有口皆碑的,看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这种事,你去求一次两次人家肯定不理。但俞敏洪是铁了心必须要把这个证办下来,所以没事就去教育局晃两圈的,和里边的办事员聊聊天,拉拉家常,逐渐熟悉了起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加上教育局的看俞敏洪办学确实没出过什么大的岔子,就格外破了个例,给俞敏洪行了个方便,给了一张办学许可证。
俞敏洪说他清楚的记得那一天的日期是1993年的11月16日,那一天狂风大作,他骑着自行车走到路上,怀揣着这个证件,想着办证的艰辛,内心感慨万千。终于可以结束“无证驾驶”的阶段了。
因为这个原因,俞敏洪也把每年的11月16日定为新东方的周年庆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