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北少林寺的政治影响巨大,由于元、明、清首都都在北京,而北少林寺距离北京又很近,地位极高,颇受各朝皇帝垂青。到了清代,皇帝朝拜东陵,必经盘山,在北少林寺附近还建起了行宫,康熙皇帝曾两次幸临,乾隆皇帝更是创造了三十二次常住的记录,当时就有“南少林寺在嵩山,北少林寺在蓟州”的说法。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烧毁,如今只留下一些遗迹。目前北少林寺已经开始重建,占地面积达310亩,建筑面积为10000多平方米,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三、福清南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始建于唐代,历经唐、宋、元、明数朝,兴盛了800余年,全盛期的福清少林寺,寺院辖地十余里,田产数千亩,拥有一常住寺院和三座尼庵,仅常住院内,殿堂就达500余间,僧众1000余人,后毁于战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福建联合考古队对南少林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以及石桥、石盂、石槽、石碾、石碑、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在少林寺周围也有许多以“少林”命名的地名,如少林村、少林桥、少林路、少林溪、少林庵等地名佐证,经专家验证,并佐以《四库全书》《八闽通志》《三山志》《福州府志》等史志记载,确认此处即是与史籍记载相符的福建南少林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