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先民十分聪明。他们在沿海沿江之滨,插竹或堆石为坝,利用潮差来截获鱼虾,用竹者就称为竹沪,用石者称为石沪。”宁波向记者解释。南朝顾野王《舆地志》对这种工具作了细致描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因在河流中使用,“扈”后来被加上三点水,即简化字“沪”的繁体。
宁波补充道,“沪”最早见之于地名,就要追溯至东晋时了。那时吴淞江直通大海,沿岸居民在海滩上置竹,以绳相编,根部插进泥滩中,浩荡的竹墙向吴淞江两岸张开两翼,迎接着随潮而至的鱼虾蟹。而那呈喇叭形的河口又唤作“渎”,故吴淞江一带被称作“沪渎”。
“那会儿,渔民使用的渔具虽多,但最常见的还是‘沪’,后来被改称‘簖’。”宁波解释,这是因为人们此时已习惯将“沪”用于江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遂另造“簖”字来称呼这种渔具。由于“簖”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收获颇丰,在吴淞江沿岸乃至江南都长期被作为传统渔具之一,而历史悠久的“沪”,也被作为地名沿用下来。
秋风起时,上海老饕们都钟情大闸蟹。叫着顺口,可这么叫有何讲究,你是否想过。“唤‘闸’,一种说法是与捕蟹方式有关——竹簖就是‘闸’,在簖上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宁波说,“还有一种说法,所谓‘大闸蟹’,有可能是从‘大煠蟹’演变而来。”
竹簖
原来,“煠”指的是将食物置于水中,先猛火煮沸再慢火煮熟的一种方法。在古音中,“煠”与“闸”的发音非常相近。相传清朝时,就有专门的卖蟹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大声叫卖煠蟹。大家也渐渐熟悉了这个名称,而之后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大煠蟹”的发音发生了改变,就成了今天上海人口中的“大闸蟹”了。
“上海还有很多珍贵的渔文化资源。比如金山嘴渔村,是上海有名的渔港,历史上海洋渔业十分兴旺。”宁波说。
金山嘴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