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水网密布的温州城
闽越人乘机迁入,其地皆入闽越。其时尚有少数瓯越人不愿迁徙,逃居山林,群聚为生,称为山越,但人数很少。这就是温州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
仅仅二十几年后,东瓯迎来了第二次迁徙,而且是强制、彻底的。
东越国灭后三年,闽越攻打南越,汉廷再次出兵驰援。这时闽越起了内讧,闽越王郢被其弟余善*死。作为安抚,余善被立为东越王,在东瓯故地称王。闽越分为越繇和东越两部,东瓯属东越。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冬,东越王余善因抗汉被*。汉武帝下诏:“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以东越反复无常,难以治理为由,下令将其民内徒江淮间,并令其分散,实行强制同化政策。
可以说,到这时原生态的东瓯土著几乎没有了。
中国几次大移民对温州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数次大移民,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明初大槐树移民和清朝的湖广填四川是其中规模较大的几次。
西晋怀帝永嘉年间发生“永嘉之乱”后,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浪潮,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
明朝大移民又称明初洪洞大移民、大槐树移民等,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清朝的湖广填四川也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明末清初,重庆、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
那么,温州的移民,都来自哪里呢?
我们可以从四次规模比较大的历代移民潮中窥见一二。
魏晋南北朝:
北人南迁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北方人民避乱南迁。温州的这次移民潮,是受到全国大势的影响。
衣冠南渡实际上指的是北方士绅阶级的向南转移,也被理解为中原文化的向南转移,对南方开发起了很大作用。
有趣的是,历史上的这次衣冠南渡又被称为“永嘉南渡”,因为时间始于晋怀帝永嘉年间。
魏征等《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其中不少人迁入永嘉。
相传,连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后人,也移居永嘉。《光绪永嘉县志》记载:“谢康乐守郡,爱永嘉有东山之胜,且山水尤美于会稽,乃创第,凿池于积谷山下,迎母太夫人来养,欲定居焉。未几,升临川内史,遂携其子风及长孙超宗以行,而留其次孙越祖侍祖母太夫人于永嘉之第。至临川为有司所劾,谪广州,寻死于诬。太夫人忧患而卒,葬于所居第之城东飞霞洞之左。不复有东归之志,于是遂为永嘉人”。
▲从积谷山俯瞰温州南门外
温州著名的文化郡守、东晋永嘉太守孙绰曾追忆他的家世道:“播流江表,已经数世,存者长子老孙,亡者丘垅成行,植根于江外,数十年矣。”
南朝亦有不少官宦因永嘉安定而留居。一代名臣、南朝陈的宰相毛喜,曾出任永嘉内史,是继谢灵运、颜延之之后又一位谪守永嘉的名臣。温州古城三十六坊中,遗爱坊有一说便是因为毛喜而得名。弘治《温州府志》记载毛喜离任后,将子孙留在永嘉,“丰和坊:传名遗爱坊,以郡守毛喜子孙居此,故名。”至今,丰和坊所在处丰和巷,尚有“马家桥”(谐音毛家桥)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