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特别难忘的晚会是哪一场?
是1984年《难忘今宵》首次与观众见面的春晚?是2000年央视隆重的跨世纪盛典?还是近年来频上热搜的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
在我们的记忆中,每逢重大节日与事件,都会配有一场晚会来把举国欢庆的气氛推向高潮。25年前,中国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也同样配有难忘的晚会,而且不止一场,可谓“热闹至极”。
这一片段,出自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的“龙的光辉”晚会。香港媒体的评价是:“这样庞大的阵容,可一不可再。”的确,这场晚会的阵容,现在想来简直全程“高配”——梅艳芳一人连唱四曲,王菲和叶倩文一起“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曾志伟、沈殿霞、郑丹瑞、陈百祥主持晚会,汪明荃更是在担任主持的同时还唱了一曲《万水千山总是情》……
与之相呼应的,还有央视制作的庆祝晚会,我们竟能看到刘欢、张国荣、巩俐、那英、叶倩文、林子祥、谭晶同台献唱。
在央视的晚会上,刘欢、巩俐、张国荣同台。来源/1997年央视回归晚会
回到25年前的回归日前夜,那是一个烟花与紫荆花交相辉映、港乐与归家情彼此交融的日子。
一些“有生之年”系列的神仙组合
1997年的街头巷尾,音响常常循环播放着“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随身听的磁带总是没法落下“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在当年的十大金曲中,刘德华的《冰雨》和《中国人》盘踞榜首。
与刘德华并列而行的,是被大家称为“四大天王”的另外三位——黎明、郭富城和张学友。1997年的黎明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了20场演唱会,郭富城夺得香港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张学友则代表作频出,比如《爱是永恒》与《不老的传说》。
“四大天王”合影。来源/中国网图片中心
香港回归当晚,20岁上下的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玉树临风地出现在晚会舞台上,用温柔的嗓音轻唱着《渔舟唱晚》,而张学友并未出现,“四大天王”没能在“龙的光辉”晚会现场成功合体。舞台的另一端,是郑秀文、彭羚和陈慧娴。
晚会上,郭富城、黎明、刘德华演唱《渔舟唱晚》。郑秀文、彭羚和陈慧娴演唱《东方之珠》。来源/“龙的光辉”回归晚会片段
这个阵容,只是当年的一个节目而已,今天我们高呼的“神仙组合”,在这场晚会不过是常规操作,比如,那场晚会中还有时年28岁的王菲与叶倩文的组合。
当年,王菲放弃了去厦门大学读生物,跟随父亲移居香港。后来,经朋友介绍,她师从戴思聪,走上了声乐之路。1997年,王菲以6000万港币与百代唱片签约,推出普通话专辑《王菲》。至于叶倩文,“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她无人不晓的《潇洒走一回》,大概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深入人心的旋律。
《明天会更好》的旋律响起,叶倩文用穿透力极强的声音敲醒了大家“沉睡的心灵”,王菲则空灵地开口:“青春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当时,台上是两位身高一米七的年轻女性,一个身穿浅绿色中式上衣,清雅脱俗;一个身着创新式白色旗袍,自信潇洒。
此外,还有一个“神仙组合”,就是罗文 甄妮。
九零后和千禧一代可能不太了解他们,但是《射雕英雄传》的背景音乐仿佛是刻在童年DNA里的。片头“射雕英雄传”几个大字一出来,背景音乐马上开始“啊~~~~”,这就是由罗文和甄妮演唱的《铁血丹心》。同时,《世间始终你好》也是武侠剧限定背景音乐。
来源/“龙的光辉”回归晚会片段
晚会记录了两人演唱的现场版《世间始终你好》,但此景往后难再。2002年,罗文罹患肝癌,在香港玛丽医院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神仙组合”不仅是各路明星的搭配,还有香港和内地、主角与配角的搭配。
时年36岁的刘德华着一身飘逸的白衣,挺拔地站在鼓队的中间,相当有力地唱着“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在他出场之前,这支已经在场上表演了好几分钟的鼓队,是由来自山西临猗县王申村的锣鼓队和河津市的花鼓队组成的,他们都是农民,都是第一次来到香港。队里有男生,也有女生。
来源/“龙的光辉”回归晚会截图
在这天,来自山西农村的他们即将在香港见证香港回归,与刘德华一起唱着《中国人》,那年的他们也正是踌躇满志的年纪。
一些“此生难再”的往昔
在“龙的光辉”晚会上,有一个“劳模”,她就是“香港的女儿”——梅艳芳。
我们时常会不自觉地将香港电影、香港流行音乐与梅艳芳的名字挂在一起。1997年,梅艳芳发行了专辑《女人花》,她不知道的是,今天仍有太多的歌迷伴着“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潸然泪下。
1997年,梅艳芳与黎明主演电影《半生缘》,她凭借此片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影片中的顾曼璐一时让人难辨电影和现实的差别,梅艳芳太像顾曼璐了!
那时,她正在当打之年。香港回归前夜,梅艳芳在舞台上很享受,一连演唱了四首经典歌曲——《编织云上艳》《夏日恋人》《是这样的》《火凤凰之舞》。四首歌曲,四种风格,她在台上快速却又惬意地变装,在音乐里徜徉,观众的思绪也跟着她的神情、她的姿态、她的声线飘啊飘。
来源/“龙的光辉”回归晚会截图
后来,晚会的工作人员回忆说,梅艳芳的《编织云裳艳》几乎是导演组和观众们公认的整场晚会中最精彩的节目。据说,连当时极力想要挖掘艺人们对回归的真实态度的港媒,也不得不在报道中说,梅艳芳的表演,堪称“百变天后”。
“百变天后”对香港回归的个人态度是什么呢?1992年,梅艳芳在所谓真实态度的港媒采访中被问到时,平静地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想为中国好,但如果我们中国自己人变得不团结,有地域之分,外国人会更加不尊重我们中国人。”
这至情、至性、至纯粹的人,在她人生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上,忍着病痛,穿上纯白的婚纱,留下了“我将我自己嫁给了音乐,嫁给了舞台,嫁给了你们”这句话。
2003年,梅艳芳离开了音乐,离开了舞台,离开了世界。早些时候,她的好友张国荣也作了过早的告别。
张国荣参演的是由央视举办的“世纪钟声”庆典,也是对1997年香港回归的见证。当时,刘欢、巩俐、那英站在台上,张国荣身着笔挺的黑色西装套装,脖子上戴着黑色的蝴蝶领结,站在他们中间。41岁的他,就像一个温润的少年。
那年,是张国荣重返歌坛的第一年。1989年,他宣布退出,6年后在歌迷的期待下签约了滚石。香港回归前夕,日程繁忙的张国荣如约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与节目的表演与录制。在关于本场晚会的采访中,他说:“身为一个中国人,可以参加这么一个晚会,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录制现场,参演人员人数众多,整个节目的规模很大,几位主唱站在显眼的平台上,大方沉稳。巩俐声音浑厚地唱完“一个世纪的奔走,为了今日的团聚”后,张国荣音量不大、深情款款地对着镜头唱:“母亲祝福东方明珠,明天更美丽。”
还有一个细节。当时,台上有一个“小歌手”,没几个人认识,却和这几位明星同台。她本来只是负责给那英送Demo的小样歌手,却意外被导演选在台上,还被自己相当崇拜的“大明星”们邀请一同练歌。她就是谭晶。
谭晶在一次采访中说,那次和张国荣合作,是她头回见香港明星,“有礼貌”是张国荣在她心里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晚会录制当天,他们需要穿过长长的观众席才能走到演出的台上,张国荣全程护送着谭晶。录制完毕后,她有点不好意思地和张国荣说,想一起合影留念,“他专门走到镜子前面去照了照,检查完自己,才走到我旁边摆出一个迷人的微笑。”谭晶说。
来源/回归晚会截图
晚会制造的集体记忆,总是穿插着细节的个性和温馨,我们得以在其中回顾那些“不可再”的往昔。不过,总有一些东西,是可以永恒的。
永远的“东方之珠”
前面说,在“龙的光辉”晚会上,“四大天王”没能同台,不过这个完全不能算遗憾,因为很快他们就同台了。
在为庆祝香港特区政府成立而举办的庆典上,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张学友一起现身,“四大天王”名场面是一个接一个。与他们一起的,还有林子祥叶倩文夫妇、谭咏麟和王菲。
香港回归晚会之前,刘德华和那英合作过《东方之珠》;“龙的光辉”现场,郑秀文等人也合唱了《东方之珠》。虽然阵容和组合都极具实力,但是似乎都难以超越后来这场四大天王与天后、“校长”等巨星的同台。他们合作了由罗大佑、童安格以及特首夫人共同作词、作曲的《香江组曲》,舞台的每一帧都堪称经典,包括在台上相当卖力的青年伴舞演员们。
在这些人中,林子祥参与过每一次的“五年之约”,一路见证香港回归后的每一次庆典,也屡屡用磁性又深沉的嗓音唱着“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最近,在一档音乐类综艺节目中,1997年为香港回归深沉地感动、真挚地歌唱的人们,重新相约在了舞台上。25年过去了,曾经容光焕发的林子祥与叶倩文夫妇已满头白发,他们携手站在台上,用依然有穿透力的嗓音唱着“小河弯弯向南流”的时候,好像当年的片刻又闪现了。
“时间已悄悄告别去,横渡一世纪,终于今天可归返,我的故乡里。”
在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交错中,我们之所以能够去追忆这些盛典、港乐、经典瞬间,是因为香港回归是所有国人共同的记忆和荣耀。也正是因为香港回归,我们在“东方之珠,拥抱着我”中找到了共同的情感寄托与情感联结。
时代会在无尽的时间里留下不同的足迹,曾经的张国荣、梅艳芳,曾经的“四大天王”,曾经的罗文和甄妮,曾经同样在晚会上唱着《龙的传人》的成龙……正是独属于那一盛大时刻的绽放,也深深藏在我们对1997年香港的集体记忆之中。
岁月会流逝,“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但我们的青春、回忆、精神故乡会被凝聚在某一个足够深刻、重要的事上。就像“龙的光辉”晚会那天,香江夜晚的钟敲响12下,正在主持节目的曾志伟说:“我就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早到来,早安定;早到来,早发展!”今天看到这句话,我们依然能感觉得到那天人们的快乐。
今天,正值香港回归25周年,但不管过去多少年,想到那个夜晚,我们还是会从骨子里感到一种游子归家的感动。
这种感动,一直都与1997年由风华绝代的港星们创造出的文化天地交融共生。他们曾经表达出的那种美好,带着1997年香港夏夜的晚风,一遍遍拂过我们心头。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不夜的香港——民间万众欢庆回归》,1997年7月1日。
2、薛奕明:《金桥漫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3、微信公众号“视觉志”:《天王天后聚集,这场晚会阵容无法超越!》,2022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