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戒毒要在戒毒所呆多少年,强制戒毒所最多呆几年

首页 > 社会-法制 > 作者:YD1662022-12-03 01:31:58

强制戒毒要在戒毒所呆多少年,强制戒毒所最多呆几年(1)

《以案释法》20180623期来自山西司法

00:00

25:53

本期嘉宾:

太原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教导员 王晋中

张峰: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由山西省司法厅、山西省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山西综合广播联合推出《以案释法》节目,我是主持人张峰。

温馨: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温馨,《以案释法》栏目是以具有教育意义、社会关注度高、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案件来诠释法律的过程,通过真实具体的案例,释法说理,推动全民法治观念的培育和守法习惯的养成。

张峰:再过几天就是“6.26”国际禁毒日,今年是第31个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大家对毒品都没有太深入的了解,那在节目开始我们就和分享两个案例给大家。

温馨:案例一:杨某是一名无业人员,曾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过有期徒刑,并沾染上了吸毒的恶习。2013年8月19日,杨某在吸毒后产生幻觉,认为有人会害自己,所以产生放火焚烧自家房屋的念头。当天下午,杨某将他房内的被子和床板搬到他家门口的路边进行焚烧。当晚20点左右,杨某被路过的车辆及行人手电筒灯光照射后,情绪变得激动,便到旁边某商行购买了三瓶白酒。回家后,杨某把所有衣服堆存床上,然后把酒倒在床上和衣服上,并用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点燃,致使家中发生火灾。后经邻居报警,赶来的消防队员将火扑灭。

张峰:经现场勘查,杨某住房周围1米至5米范围内均为居民住宅,房屋外西墙上方1.5米距离还有多根线路通过;火灾导致其家中大部分家具、电器烧毁,房屋的墙体、楼面也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经专业鉴定,被毁财物价值约0.46万元。案例二:同样是一名吸毒人员的张某,2018年初,和朋友相约一起购买到毒品后,在朋友的车中一起吸食,因吸食毒品剂量比较大,在朋友车内睡着,于第二天发现在车内死亡。

温馨:通过这两则案例,相信大家对毒品的危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节目邀请到了太原新店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教导员王晋中,请他给大家更深入的介绍下毒品的危害和我省目前禁毒工作的开展运行情况。王警官您好!

: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来到《以案释法》栏目,和大家一起交流。在1987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确定了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以此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解决毒品问题。从1992年开始,每年的国际禁毒日都设立了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毒品的概念和分类,希望能给听众朋友们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2008年国家颁布的《禁毒法》中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种类按照几个特性来分,有这么几个分类。按来源分:天然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待因、可卡因等。 合成毒品:苯丙胺、利他林、美沙酮等。按时代分:传统毒品:流行几百年,鸦片类,可卡因类。 新型毒品:冰毒等兴奋剂, K 粉等致幻剂,摇头丸等兴奋与致幻兼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依赖性、非法性和危害性是毒品的几个基本特征。

张峰:刚才王警官给大家普及了一下毒品的基本知识,相信大家对毒品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那么王警官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下当前世界和我国、我省面临的毒品形势呢?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统计,全球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毒品贩运问题,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毒品消费问题,2.5亿人沾染毒品。

中国毒情形势保持稳定,毒品蔓延势头总体可控,没有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大社会问题。但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在毒品问题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毒品泛滥地向中国毒品渗透扔不断加剧,中国国内制造合成毒品问题仍较突出,毒品贩运活动持续高发多发,毒品消费市场特别是滥用合成毒品规模持续扩大,毒品社会危害仍然严重,总体上毒品问题仍呈快速蔓延的趋势。截止2016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人,同比增长6.8%。其中,不满18岁2.2万人,占0.9%;18到35岁146.4万人,占58.4%;36到59岁100.3万人,占40%;60岁以上1.6万人,占0.7%。全国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占新发现吸毒人员总数比例同比下降2.6%。

国内制造合成毒品犯罪突出,制毒区域规模明显扩大。2016年,全国破获制造毒品案件583起,捣毁窝点438个,其中缴毒量吨级以上制毒案件33起,同比上升106%。制毒活动不断从广东、四川向内陆其他地区转移。

毒品的种类变化:1、种类多元并存,合成毒品滥用规模居首位。在全国现有将近300万名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中,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51.5万人,占50.5%;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95.5万名,占38.1%;滥用大麻、可卡因等毒品人员3.5万人,占1.4%。全国查获复吸人员已由过去以滥用阿片类转为滥用合成毒品人员为主。2、新精神活性物质国内滥用增多,大麻等其他毒品滥用问题凸显。2016年,国家毒品实验室新发现22份可直接吸食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山西等地存在滥用甲卡西酮问题,内蒙古等地存在滥用土制海洛因问题,部分地区存在青少年滥用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的止咳水问题。

我省截止到2018年4月,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总数为11.4万,可以说我们面临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我省吸毒人员主要吸食毒品的种类包括土制海洛因、冰毒和甲卡西酮(长治地区的“筋”)。其中吸食合成毒品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里有组数据,和大家分享一下,不一定准确,是自己在工作中通过对戒毒人员的筛查统计出来的:我省各地市吸毒种类分片:大同、吕梁、运城、晋中、阳泉、临汾、晋城:以冰毒为主,大部分是外省流入;忻州、朔州、太原:以土制海洛因为主(罂粟制的鸦片);长治:筋(甲卡西酮)为主。

温馨:听了王警官的介绍,我们大家对毒品的形势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大家常说“毒品猛如虎”,危害性大,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危害?还请王警官给大家讲讲。

王:好的主持人。我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组数据,来说明一下毒品危害的严重。截至2014年底,全国在册登记吸毒人员已死亡4.9万名。2014年中国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海洛因滥用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3.5%,合成毒品滥用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1.4%,其中以注射方式滥用者的感染率最高。一名吸毒人员年均花费至少4万至5万元购买毒品,按实际吸毒人数上千万估算,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随着合成毒品的快速蔓延,因吸毒出现精神症状后引发的自*自残、伤害他人、毒驾、暴力抗法、肇事肇祸等个人极端案(事)件时有发生。经吸毒人员数据库与刑事案件数据库比对,2014年,全国破获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案件14.9万起,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的12.1%,其中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 性案件7.2万起,涉毒犯罪案件4.7万起,*人、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案件300 余起。

通过上面几组数据,大家对毒品的危害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其实毒品的危害性可以说很多,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种,一是对自身的危害。身体机理的危害。比如吸食传统毒品的人,我在自己的工作中接触这类人员比较多,他们的身体机能好多都出现了严重问题,身体机能下降,肺部、心脑血管疾病频发,可以说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而在在毒性和成瘾性方面,同等剂量的新型毒品比传统毒品更强烈。服用新型毒品会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急剧上升、心血管功能衰竭,机体功能受到严重的损伤,甚至导致死亡。连续使用会导致人脑的神经细胞受到严重损伤,严重的会引发精神病。冰毒对人体的危害,就是直接对人体的大脑产生摧残,破坏人体的大脑组织,而且这种损坏是不可逆的。我前两年接触过的几个吸食冰毒的人员中,其中有一个长期吸食冰毒,他被抓是因为在家吸食冰毒过量,出现了幻觉,认为有人要*他,自己跑到公安局报案,被公安机关尿检后强制戒毒,在公安戒毒所呆了三天,送到我们这里的当天,我正好值班,结果就出现了自*行为,幸好及时制止,没有发生意外,出现这种因为他脑子里一直出现幻觉,感觉有人在陷害他,他自我感觉躲避不了,不如干脆自*,这个戒毒人员的症状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才逐渐有所好转。再比如吸毒还易感染各种传染病,比如肝炎、性病、艾滋病等。心理的危害。研究表明,当人沾染毒品以后,在心理上可能会体验到一种无价值感或安全感,加之社会给予的压力,自我接纳程度降低,社会功能退缩。他们要么自暴自弃,要么放纵自我。这类人员特别容易出现在问题家庭中的人和复吸人群中。

二是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了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在这里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离婚率,在吸毒人员中,离婚率居高不下,举我工作中的例子,每个月都会给戒毒人员接受到法院的离婚起诉书,最多一个月有7个。

三是对社会的危害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是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因吸毒引发的抢劫盗窃、自伤自残、暴力伤害、驾车肇祸等案件事件不断增多。这里有些数据大家可以听一下。2015年,全国报告发生因滥用毒品导致暴力攻击、自*自残、毒驾肇事等极端案件事件336起,查获涉案吸毒人员349名;破获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案件17.4万起,占刑事案件总数的14%,其中,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性案件7.2万起,涉毒犯罪案件7.4万起,*人、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案件716起;依法注销14.6万名吸毒驾驶人驾驶证,拒绝申领驾驶证1.1万人。大家从中可以看到毒品对社会治安的影响之大了。2是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毒品滥用不但严重损害滥用者个体身心健康,且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毒品生产和消费地区的社会风气、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一名吸毒人员年平均花费至少在5万元,甚至更多,按实际吸毒人数上千万估算,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在5000个亿以上。3是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吸毒者的危险注射和危险性行为使这一群体成为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等危险性传染病的高危群体。2014年中国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海洛因滥用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3.5%,合成毒品滥用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1.4%,其中以注射方式滥用者的感染率最高。

张峰:毒品的危害性这么严重,那我们国家对于毒品采取了哪些措施?在禁毒工作上又有哪些具体举措呢?

:禁毒工作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每个国家在国家治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我们国家一直将禁毒工作作为社会综合治理中的重点来抓。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禁毒法》颁布实施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全面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4年7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禁毒工作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和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源头治理、以人为本、依法治理、严格管理、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工作方针。任务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控制和减少新生吸毒人员;二是提高戒毒效果,控制和减少现有吸毒人员;三是加大毒品犯罪打击力度,遏制毒品犯罪蔓延趋势;四是加强禁毒国际合作,合力解决毒品问题;五是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禁毒职责。

可以说禁毒工作是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今年的5月18日,楼阳生省长主持召开了省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听取了禁毒戒毒等工作专项汇报,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在缉毒执法、禁种铲毒、禁毒重点整治、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当前我省禁毒戒毒任务依然艰巨,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采取超常举措,坚决打赢禁毒这场人民战争。深入开展三年攻坚战和“两打两控”专项行动,狠抓源头、截断渠道,完善司法行政戒毒制度,加快戒毒执法管理平台建设。严格落实禁毒戒毒责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推动禁毒戒毒工作向基层乡镇、街道延伸,形成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

温馨:目前我国的禁毒工作体系是什么样的?

王:目前已经形成了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禁毒工作体系。它主要包含五个部分。一是组织指挥机构;二是缉查侦破机构;三是法律惩治机构;四是情报研究机构;五是戒毒机构。

张峰:作为司法行政戒毒机关,在禁毒工作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王:戒毒工作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承担挽救吸毒者和降低毒品危害的历史使命。目前已经形成“以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三大戒毒措施为主,社区康复,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戒毒康复为补充”的戒毒体系。强制隔离戒毒由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共同完成。

在我国禁毒斗争的系统工程中,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是我国禁毒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挽救吸毒人员、减少毒品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主要包括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等方面的内容。

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有其历史的沿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司法行政机关所属的劳动教养场所就承担了教育、感化、挽救因吸毒成瘾而违法的劳教人员的任务。2008年《禁毒法》正式实施后,对我国的戒毒工作进行了整体重构,设立了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取代运行十多年的公安机关管理的强制戒毒和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劳教戒毒,这是我国戒毒工作中的重大变化,随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也进入了强制隔离戒毒时期。

温馨:作为戒毒工作的主阵地,司法行政戒毒机构在戒毒工作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作为强制隔离戒毒执法机构,如何做好戒毒工作,可以说是我们必须探索主要工作。《禁毒法》明确界定了戒毒人员具有“病人、受害者、违法者”三重属性,病人属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必须开展医疗戒护工作,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受害者属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必须具有关怀救助工作机制,给戒毒人员以身心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有尊严地接受教育,消除仇视和对抗心理;违法者属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必须具有强制管理和行为矫治功能。

目前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初步形成了符合戒毒工作规律、具有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特点的戒毒工作模式,各地普遍按照“三期”对戒毒人员进行管理和治疗,即在生理脱毒期,着重治疗急性脱毒症状,帮助强戒人员认识毒品危害,消除抵触情绪和焦虑心理;在身心康复期,着重进行心理治疗,帮助强戒人员坚定戒毒信心,戒除不良习惯,提高自控能力,培养意志力,增强身体素质;在巩固适应期,着重巩固戒治康复效果,进行拒毒和抗复吸训练,加强社会适应性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山西省强制隔离戒毒模式:“三期戒治三区管理一项延伸”简称“三三一”模式,三期戒治:脱毒期、康复期、回归期。三区管理:脱毒区、康复区、回归训练区。一项延伸:后续帮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十年来,我省司法行政系统作为承担强制隔离戒毒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全力戒治、挽救、扶助吸毒人员,取得了较好的戒治成效。有数据显示,十年来,我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累计收治戒毒人员总数6万余人。截至目前,在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愿戒毒人员、戒毒康复人员、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共1.2万余人。我省戒毒管理局下属共有13个戒毒场所和一个涉毒病残所(山西省戒毒康复医院)筹建处,其中省属戒毒所9个,市属戒毒所4个。十年来实现了司法部提出的“六无”工作目标,实现了管教、生产、队伍、资产、信访、舆情“六大安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省戒毒工作水平提档升级。13个戒毒场所全部建设有禁毒戒毒警示教育基地,持续开展以“社会关注・全民关爱”为主题的禁戒毒宣传教育活动,拍摄10部《重生之路―山西戒毒故事》系列真实案例宣传教育片,社会各界人士接受警示教育累计20万余人次。建立33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有效开展后续帮扶照管工作,着力巩固所内戒治成果,提升出所戒断比例。利用六个月的时间,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山西籍戒毒人员进行“大回访”,采取“四见面、一尿检”的方式,准确掌握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戒断操守情况。省戒毒管理局将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在全省11个地市建立社区戒毒(康复)综合指导服务示范站点,建立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无缝衔接制度。据悉,省戒毒管理局会同省禁毒办力争年内完成吸毒人员管控平台与智慧戒毒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网上执法、网上办案、网上审批,实现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全覆盖,开创禁毒戒毒工作新局面。

在今年5月29日于安徽合肥召开的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座谈会上,司法部副部长刘志强指出,当前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正从转型进入定型。要坚持一体化戒毒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统一完整的戒毒工作链条,形成模式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各专业中心协同作战、所内戒治与所外延伸帮扶一体运作的工作格局。

司法部日前印发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意见,明确建立以分期分区为基础、以专业中心为支撑、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的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统一设置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和回归指导区,并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5个专业机构。

下一步司法部将大力加强戒毒康复和教育矫治优势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加强戒毒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运用和推广,努力形成综合配套的戒毒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科学精准戒毒。在衔接帮扶方面,通过采取出所衔接、出所调查、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办好戒毒康复场所等措施,力争打通戒毒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张峰:你们行业有句话叫“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那毒品到底能不能戒除?或者说他的难度到底在哪?

王:你说的这句话,确实是戒毒工作的一个真实写照。戒毒难,难在它的成瘾性上,科学上定义:吸毒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是一个涉及生理、心理、行为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其戒治涉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要不断提升各种戒治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才能获得良好的戒治效果。“高复吸、低操守”一直是困扰戒毒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我国戒毒工作的情形也不例外。但毒品是不是就戒不了呢?我觉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我们实际工作中还是有很多戒毒成功的例子。

几个戒毒成功的案例:

(一)

解戒人员周某,40岁,有六年吸毒史,曾在山西省戒毒所自戒,复吸后在临汾戒毒所强戒两年,解戒出所后已经戒断三年未复吸。

周某说:“以前他家里经济条件好,父母从小对他管理严格,一直存在叛逆心理,后被开大车的一帮朋友教唆染上毒瘾,让父母操碎了心,是父母亲自送他强戒,他刚开始不理解,在戒毒所民警的教育矫治下,他逐渐结开了心结,从心底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慢慢转变,出所后断绝了和以前所有朋友的联系,和家人的关系也和睦如初,以全新的面貌回归社会,现在身心恢复良好,在单位还是业务骨干。

推荐感悟:有的解戒人员家庭条件好,自身素质较高,有固定工作,只要心结打开,脱离以前的朋友圈子,戒毒会比较彻底。此外,良好的家庭关系,亲情的抱持与感召尤为重要,所以改善吸毒人员的家庭环境,对吸毒人员进行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在戒毒人员后续衔接工作中显得十分必要。

(二)

解戒人员王某,曾在新店所强戒过两年,目前已经戒断三年未复吸。

他目光笃定,表示戒毒信心坚定,他坦言自己留在村里就是想过平凡踏实的日子,远离城市的灯红酒绿,远离毒品。他自称以前我是开大车的,经济条件好,家里温馨和睦,但是自从和一帮开大车的司机“害”上毒品之后,家底挥霍一空,孩子因为爸爸是“吸毒鬼”,孩子在外面也很受歧视。

儿子曾经的一句话,让他记忆深刻,儿子说不管父亲以前有过什么,我只希望他回到民风纯朴的老家,过踏实的日子,不用再去开大车了,我来养活他。

推荐感悟:爱是永恒的主题,温暖是一剂戒毒良药,家庭的不离不弃,让许多瘾君子彻底戒毒,让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谐。

温馨:通过你讲的这几案例,确实让我们大家对戒除毒瘾看到了希望,这些成绩的取得肯定与你们这些戒毒工作战线上的民警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王:其实戒毒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我们做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想切实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减少吸毒危害,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只要全社会上下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禁毒戒毒战争,畅享绿色无毒社会。

张峰: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也感谢王警官做客我们的节目。下周同一时间欢迎您继续锁定收听由山西省司法厅、山西省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山西综合广播联合推出《以案释法》,再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