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菇的种植技术决定了慈菇的产量,慈菇的栽培技术

首页 > 生产制造 > 作者:YD1662022-12-12 08:29:16

种芽栽植到第三节位

第二段苗期管理为种苗长出4-5片箭形叶至苗圃郁闭,也称生长旺盛前期,这段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前茬口的收割情况而定。这一阶段以育壮苗为主,一是做好病虫害防治,虫害以防治蚜虫和食心螟为主;病害主要防治黑粉病和斑纹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50%代森锰锌500倍液于种苗郁闭及高温高湿病害高发天气进行预防;二是做好中耕除草及剥离枯叶工作,通过耙松泥土增强根系通风透气性促进短缩茎生长分株,扩大种苗基数,并及时拔除杂草和剥离枯叶踏入泥土深处作为肥料。三是做好肥水管控,根据种苗后期生长分株情况,长势不良可适时追肥,长势偏旺,则要适当降低水位以控制种苗旺长。过度旺长郁闭,会导致通风透气性差,植株茎秆瘦弱,后期下大田栽植容易倒伏,并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慈菇的种植技术决定了慈菇的产量,慈菇的栽培技术(9)

三、栽植大田耕层深度要合理,基肥要下足,元素配比有讲究

1.做好大田选择

慈姑作为水生植物,往往容易误导人,认为泥层深厚,黑色淤泥田肥沃易于慈姑生长,殊不知慈姑不同于莲藕,淤泥地往往通透性差,不利于根系呼吸和匍匐茎生长,同时温度提升慢,导致积温不足,栽植的慈姑会只长茎叶,茎叶郁郁葱葱,但结球率却很低。种植慈姑的大田以20-25cm泥层为宜,泥质稍带沙性不过渡粘稠的低洼水田为宜,既方便人员作业,又符合慈姑地下匍匐茎往下扎则结种球,种球泥层浅有利于呼吸作用和积温反应。

2.施用基肥要合理,深耕要精细

慈姑属于喜肥且耐肥的作物,且以多结种球结大球为我们栽培的目的,故慈姑施肥以高磷、中氮、低钾进行配比施肥。一般亩施腐熟农家粪肥或堆厩肥3000公斤/亩,并按3份磷、2份氮、1份钾配比施入过磷酸钙40公斤/亩,尿素20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再深耕20cm,做到泥土耙细、耙平、耙匀,并不破坏犁底层。

慈菇的种植技术决定了慈菇的产量,慈菇的栽培技术(10)

精耕细耙

四、起苗之前压一压,割掉老叶留新叶

慈姑在起苗之前,为防止植株过度旺盛生长,导致过度郁闭,分蘖少,茎秆弱,可在起苗前15天左右,喷施0.5‰的矮壮素控制旺长进行压苗。在起苗时为防止栽后倒伏一般会进行*头,但*头切勿一刀切,而是要割掉过度长高的老叶,保留叶柄25-30cm,并保留中间抽出的新叶,整体留高30cm左右。

慈菇的种植技术决定了慈菇的产量,慈菇的栽培技术(11)

慈姑起苗栽植

五、栽植不怕行里密,就怕密了行,栽植密度要稀行距密株距

为充分保证光合作用,慈姑栽植采用宽行距的模式,行距为60cm,让太阳光能通过行距照射到叶片,并能照射到水面,以提高水温促进植株生长;同时为了保证植株数量,而采用窄株距的模式,株距为30cm,综合起来60*30cm的行株距能将提高光合作用,更利于通风透气及匍匐茎分株生长,一般亩栽3000-4000株。

慈菇的种植技术决定了慈菇的产量,慈菇的栽培技术(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