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最心爱的宝贝之一。
融入剪、绘工艺独树一帜
编钟的巨大成功,给了王应新信心。他在思考,如何更加精细表现作品特征,更贴近实物。
王应新又购了一批书《民间剪纸概述》《绘图技巧》《中国蝶类图谱》《兵器常识》《动物学知识》……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力求作品与实物在形状、颜色等各方面更加接近。
几可乱真的蝴蝶。
“蝴蝶被称为‘会飞的花',颜色多种多样,翅膀的形状也各有特点。”从折蝴蝶开始,王应新开始尝试综合运用折、剪、绘等传统工艺制作技法并加以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的昆虫作品,不但具备比火柴棍还细的触须,翅膀和背上的斑纹也清晰可见。
“折纸技法简单,难在创新创造。”王应新拿出一只用300多张1分钱纸币折成的地动仪。拆来一看,其实是若干个三角塔拼插而成。
地动仪。
“再比如这艘军舰,舰身的折法是以前就有的,但是舰船上其他东西的折法书上都没有,都要依照自己创作积累的经验折,再经过组合就成了一个新的战舰。”
王应新用将近8年时间折剪出了蝴蝶、大黄蜂、甲虫、蛇蛉等2000多件作品。废弃的半成品更是数不胜数。
2006年,在攀枝花举行的四川首届冬旅会上,他的百虫图作品展出时,博得了到场观众的赞赏,一举获得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