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有哪些不良影响?
扁平足可造成缓冲作用下降,影响弹跳力,走长路易疲劳、疼痛等。
扁平足需不需要治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平足症”这个概念。平足症是有症状的扁平足,如疼痛、进行性畸形等。儿童平足绝大多数是生理性平足,足的活动性良好,没有症状,畸形不严重。这不是一种病。当然也不需要治疗。只有少部分儿童平足会逐渐引起整个身体体态的变化,引起足部骨结构异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如果出现关节病变、活动受限,畸形不能复位。此时往往需要治疗。简单的总结来说就是:儿童平足很多到成年后都没有症状,也不需要干预。相反,有症状的平足需要到专科就诊,根据医生的综合评估,制定诊疗方案。
是否需要佩戴足弓垫、矫形鞋或矫形支具改善平足?
随着社会上足弓垫、矫形鞋、矫形支具市场化的出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品应用于无症状的柔韧性儿童平足的治疗上。虽然这些产品可以在外观上的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事实上足部解剖结构或内侧纵弓的永久性改善不能通过任何鞋子的设计或矫形器的使用而改变。多数专业的文献和书籍显示没有证据表明矫形器可以矫正畸形或预防未来的症状。简单地说就是使用鞋垫不能治疗扁平足。
一些孩子在佩戴鞋垫或支具后足弓或足后跟外翻得到了改善又怎么解释呢?
其实这和我们常说的生理性O型腿、x型腿类似,是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表现。婴儿通常一出生就是扁平足,随着生长发育,足底脂肪逐渐消失,足部内侧韧带会变得更加坚硬,外翻减少,足纵、横弓开始显著,在生命的头十年形成纵向足弓,这表明使用矫正鞋和矫形器是徒劳的。在3 - 6岁的儿童中,44%有平足,平均5.5°后足外翻。从3岁到6岁,随着足弓的成熟,扁平足的患病率从54%下降到24%,男孩的足弓发育较女孩晚1年。佩戴鞋垫或支具仅能能起到心理上的安慰,甚至有学者认为,穿鞋对足部纵向足弓的形成有害影响,多数研究也表明光脚走路有利于刺激足弓的发育。因此与其说支具改变了平足,不如说足部的生理性变化让家长误以为支具起到了治疗作用。
什么情况可以使用鞋垫、支具或矫形鞋?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定制的软鞋垫来可以缓解症状(如疲劳或疼痛)。矫正矫形器依赖于扁平足的灵活性来矫正,因此在治疗僵硬性扁平足方面作用较小,而且常常加重症状。支具的使用最好从非处方矫形支具开始治疗,定制的支具可用于难治性症状患者。足弓垫其实不如控制后足重要。对于有症状的严重畸形,尤其是继发性柔韧型扁平足,可考虑用特异性的矫形支具来更好地控制后足。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如果足部疼痛与跟腱挛缩有关,矫形器可与足跟腱拉伸训练联合使用,可以改善跟腱挛缩患者的症状,但是支具类型的选择需要因人而异。而对于跗骨联合患者,固定4 - 6周后症状可能会改善症状,从而避免手术治疗。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鞋垫长期穿在鞋里确实能够起到改善足弓和后足外翻的作用,但将鞋垫去除,足会很快恢复到原始的位置和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