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吃煮玉米,但是比较麻烦的是,每次都要把玉米须弄掉才能吃,不知道有没有人好奇过,为什么玉米会“长胡须”呢?
玉米的“胡须”其实是玉米的雌花花柱,通常一端连接着子房,一端伸长出玉米外稃之外,有利于传粉受精,发育果实,也就是我们吃的玉米。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植物,在生殖发育时,会先长出雄花,生在顶端。大概相隔5~9天后会长出雌花,雌花长在叶腋内,是一种穗状花序,通俗来说就是一种花穗,花穗外面包着几层苞叶(玉米皮),当它的花穗探出苞叶外时,昆虫和风会把花粉吹在上面,然后完成授粉。
如果你剥掉玉米皮,你会发现这些雌花的花穗会整齐地排列在玉米芯上,等授粉完成后它会慢慢发育成玉米粒的,玉米芯也会变长,长成玉米的样子。
在玉米的果实(玉米粒)发育过程中,完成使命的花柱(玉米须)会逐渐枯萎,但还是有一部分会残留在玉米芯上,所以我们在吃玉米时,才会看到每一粒玉米下都压着或长或短的玉米须,也就成了玉米的“胡须”。
玉米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粗纤维食品,具有健脾养胃、降糖明目等多种功效。但是小朋友一定不能多吃,因为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大量的食物纤维对于肠胃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而且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率比较低,不利于小孩的生长发育。所以即使玉米好吃,也要控制自己不能多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