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误区:
从日常生活中告知催眠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注意力聚焦的自然体验。被催眠者完全能维持自我控制感。
催眠专家杰.黑利说:“只有你催眠了你自己,我才能催眠你;只有你帮助了你自己,我才能帮助你”。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和控制权。
临床工作者的责任:负责且恰当的组织暗示,从而能让来访者最有可能去接受这些暗示,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治疗性的改变。
而处于催眠中的人,任何时候都能够选择去减轻、加深、维持或结束催眠的体验。
那么,对催眠的误解有哪些呢?
误解一:催眠必然是个好东西
催眠是一种主观现实体验,这种个人“现实”包括了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我们对是非判断以及情绪倾向。你如何描绘自己以及描述周围的世界,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
暗示既可以助人,也可以害人。催眠不一定是个好东西。有技巧地使用催眠,它可以成为帮助别人很好的工具。
误解二:催眠不会伤害任何人
未能有效地使用任何一种技术,无论是手术,心理测验还是理发,都可能会伤害到别人。
催眠不是危险的,但技能不足的催眠师是危险的。
催眠能在生命中为善,催眠师需要具有相当高的洞察和预见能力。
误解三:催眠是由催眠师的力量产生的
临床催眠工作者,无法让一个人集中注意力,无法让一个人放松,也无法让一个人去接受他不想接受的暗示。
任何催眠会谈中,都是合作的,催眠师能引领来访者的体验,但是无法超越来访者允许的范围。
催眠是一种共同做出反应的关系。
误解四:催眠中给出的暗示会绕过意识直接进入潜意识
这种错误观点会强化令人害怕的想法,即催眠师会在来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创造出某种反应。
神经科学表明:当人们在催眠之中时他们大多肯定听到了给出的暗示,而且只在符合暗示的范围内且自己愿意做出反应的情况下做出了反应。
值得指出:人们有时会过于沉湎于自己内在体验中,以至于似乎没有觉察到当下发生了什么;但是,即便这些深层的体验仍然会让来访者维持与催眠师的联系,并对暗示做出恰当的反应。
误解五:你在催眠中会睡着或失去意识
催眠不是睡眠,是处在类似于睡眠状态中,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这是处于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是有意识和警觉的。
误解六:催眠只是一种放松
催眠无论是从结构还是内容上来看远超越了放松。放松让人感觉良好,可以抵抗焦虑。但也是催眠的垫脚石,以此促进更为复杂的催眠体验。例如年龄退行或感觉缺失。
催眠可以在交谈,阅读以及其他无数种涉及注意力的过程中自发产生。你可以在感到焦虑的时候,甚至心神不宁的当口,仍然能处在一种美妙的贯注状态,就好像“深深陷入神秘的感觉之中”。所以,躯体上的放松并不是催眠发生的必要条件。
放松是干预的一部分,可以舒缓或减少压力。可以更好地合作,也更容易触及你们的资源。放松可以凸显催眠体验,其实催眠是“觉醒状态”的主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