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阿米巴虫主要生长在海床的沉积物上,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有的像花朵,有的则像网格。在深海这片寒冷、漆黑、高压、缺氧等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环境下,它们和珊瑚一样,也创造出一片独特的栖息地。
深海巨大单细胞生物的“家园”
在太平洋、大西洋等底部存在巨大海沟的广袤海洋中,巨型阿米巴虫在海床上分布应该是十分广泛的,在海底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巨型阿米巴虫在海床上,依靠着“迎接”上方沉降下来的有机物质和矿物质颗粒,利用比较大的细胞体来包裹住这些物质,从而在黏稠的细胞内部将这些物质分解消化和吸收,之后将无用的物质以及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另一方面,巨型阿米巴虫也能够根据海床的条件,在沉积物中和沉降物质中寻找适合建造“房屋”的颗粒物质,并且将这些物质“组装”成比较精致的“建筑结构”,在建成的“建筑外壳”内部,巨型阿米巴虫的细胞会像树枝一样在内部进行扩展,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在细胞、“建筑物”和剩余的空间共同作用下,巨型阿米巴虫就像一个微型的世界一样,展现在深海的海床之上。
这个微型的世界,不但对于巨型阿米巴虫具有很好的栖息、捕食和防御功能,对其它一些动物来说,也是一个非常舒适的“避风”港湾。据有关人员检测,在一个普通的阿米巴虫细胞内,差不多有近20种动物群体在里面生活,较大的阿米巴虫里面甚至能找到100个左右的动物群体,比较常见的是一些软体动物、海绵、小型甲壳动物等。一些深海鱼类,比如狮子鱼,有时还会将卵产在巨型阿米巴虫细胞所建造的“房子里”,这种“房子”的结构,可以为胚胎的发育和卵的孵化,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类活动对巨型阿米巴虫的影响
自从巨型阿米巴虫被发现以后,人类对这种巨大单细胞生物的兴趣越来越高,这里面的原因,并非全部来源于科学工作者的科研需求,更大程度上,是很多人瞄准了巨型阿米巴虫周边环境中的“经济价值”。
刚才提到了,巨型阿米巴虫可以利用细胞的生理功能,来吸取上方沉降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残渣和矿物质颗粒。然而,在巨型阿米巴虫栖息的海床中,也存在着一种天然形成的海底矿藏-金属结核。从外观上看,这些金属结核都有拳头大小,内部包含着化石或者其它成分,表面被一层晶体所覆盖,这些结核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每百万年或许只能增厚几毫米,体积较大的结核体,甚至能有几千万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