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代的东北农村,玩具对孩子来说是很奢侈的。很幸运,我拥有一个好玩具——“九连环”。现在想来,它的确是我小时候最重要的玩具了。
九连环是老舅做的。由于父亲当时在县文教局工作,在农村小学当教师的母亲带着姐姐和我住在姥姥家(我还有个大哥,在我出生后,大哥留在了奶奶家),我的幼年是在姥姥家渡过的。我姥爷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工匠(木匠、铁匠兼车辆修理),两个舅舅从小也都心灵手巧,大舅喜欢鼓弄无线电,老舅喜欢画画和制作各种小物件,那个九连环是老舅众多作品之一。虽然是手工制作,但我认为老舅做的九连环非常完美,感觉比30多年后我在北京买的那个要好用很多。
九连环是由相连的九环结构和一个环柄组成的,据说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了。九连环的基本玩法概括地说就是两个过程,即分解过程和结合过程,变化不是很复杂,但比较繁琐。姥姥说九连环要九九八十一下才能解开。后来我学会数数之后专门数过,按照我的解法(不知是否标准)81次是不行的,好像最少也要150多次。
玩九连环我是自学的。在那个年代,大人是没有耐心和精力教孩子玩的。起初我只是把它提起来上下抖动,听它发出哗啦啦的声音,逐渐地我发现抖动之后,前面的两个环很容易从环柄中自已脱出来,我就得想办法再把它们装上去。老舅做的九连环比较大也比较重,幼年的我根本不可能像大人那样把它端平,只好用手握在环柄握把的首端,让握把的后端卡在胳膊上才能进行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探索,我终于学会了九连环的分解和结合,这件事曾经让我兴奋不已,因为当时和我熟识的其他孩子都不会玩,大人也很少有会的。
现在的孩子从小玩具很多,连我家的现在已30多岁的儿子玩过的玩具也有两纸箱。但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差,唯独玩手机或者电脑游戏能力强。反思起来,我认为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对独生子女照顾太多,孩子的很多事都由家长代劳,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二是孩子能玩到的玩具太多,特别是有些电动玩具操作简便,本身对孩子没多少益处,同时由于孩子不需要自己动手做玩具,也影响了动手能力发挥;三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加望子成龙心切,也有条件让孩子从小就学这学那,使孩子失去了自己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我的孩子早已长大,希望现在的年轻父母们能的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如果可能,玩九连现吧。[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