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冰冰饰演的“赵庄姬”
答案是肯定的。在周代,女婴出生三个月后,父母便会为其取名。据《左传》记载,宋平公有位弃夫人,“弃”是其芳名。因为她生下来时,通体赤色,而且长满红色毛发。其父母见此异象,觉得很不吉利,遂狠心把她丢弃,后幸而被好心人收养,取名为“弃”。这位被亲生父母遗弃的“红孩儿”,日后竟成为国君夫人,其子也继位为国君。
一个女孩子,以“弃”为名,听着像是个玩笑。不过正如学者田恒金所指出,这正是先秦的一种命名习俗——以生命名。也就是说,根据孩子出生前后的各种情况来命名,包括母亲的胎梦、占卜的结果、出生时顺利与否,、出生时有无与众不同之处,等等。因为人们相信,一个人出生时的种种迹象,是上天作出的暗示,是一生祸福荣辱的预兆。
▲ 汉代女名男性化和中性化特征突出,“雄”“翁”“夫”等充满“雄风”的字眼,常被放到女名之中。表现了儒家影响深入之前,社会整体性别意识的淡漠。摄影/Panda
不过,出生时所取之名,随着女孩子长大,却逐渐“失落”了。到了女子15岁时,据《礼记》所记,要举行及笄之礼,以表成年,可以谈婚论嫁,这时就要取一个“字”。从此以后,人们便得用“字”而不是“名”来称呼这位女子。只有在男女行媒之时,男方才可以问女方之名。
如果说“名”颇有个人特色,那么“字”则像流水线工厂制造出来的。
在母家姓前冠以伯仲叔季之类的排行。比如鲁惠公的原配叫“孟子”。对,和我们熟悉的孔孟之道的孟子同名,但二者取名字的原则,却是完全不同的。“孟”与“伯”同义,表示排行最大,子则是夫人的母家姓,孟子即是子姓人家的长女。同理,还可解读“孟姜女”,孟姜女并不是姓孟名姜的女子,而是姜姓人家的长女。
▲ 影视剧中的“孟姜女”形象。
这样的字,最大问题就是重复率太高。
因为同姓同排行的女子有很多,于是先秦典籍里就有不止一个的“孟子”。为此,成年女子又有称号来区别。比如在字前冠上娘家国名或夫家国名等其他成分;或在字后加上名,楚昭王之妹“季芈畀我”就是此类,季说明她在姐妹中排行最小,芈是楚国国姓,也就是其娘家姓,畀我则是其芳名。另有夫谥加母家姓、夫家国名加夫谥加母家姓、夫家氏加母家姓等各种组合。
乍听起来容易让人混乱,但这样的女子称号,无非涉及八种元素:母家国名、母家姓、母家氏、排行、夫家国名、夫家氏、夫谥、自谥,主要由母家和夫家两类元素构成。其中,母家姓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这倒不是说对于女子,母家比夫家更重要,而是基于先秦时“同姓不婚”的现实需求。一个女子只有把姓亮出来,才能避免男方在择偶时误娶同姓女子。
所以,无论后人对“赵庄姬”“夏姬”有多少美丽的想象,一旦解读出来,就是母家、夫家元素的排列组合而已。
▲ 夏姬(公元前?—公元前240年)秦王嬴政的亲祖母。图为电视剧《大秦赋》中的夏姬,师悦玲饰。
学者田恒金把这类女性名讳形容为一张“履历表”,标明了女子出生于某国、母家为某姓某氏,排行第几,嫁于某国某氏,某人之妻,平生德行如何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女性从属依附于男性的不平等关系”。
不过这样的名讳,就像一板一眼的身份标识,却丝毫不见反映女性特质的任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