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粮食,一直是传统美德的一部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样的诗句深入人心。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珍惜和节约在很多人眼里变得随意。面对这种情况,2012年,以节约粮食、珍惜粮食为目标的“光盘行动”在网络上出现,并引发了众多的关注和跟随者,成为当时的网络热点并持续至今。
“光盘行动”十年之计,津云记者专访了行动发起人徐志军,其认为行动十年,“百次呼吁不如一次行动,一次行动不如一直行动”,而“敢于光盘其实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一项坚持十年的行动
2012年,当徐志军第一次提出“光盘行动”的时候,自己也没想到,会产生这样大的影响力,而且历经十年深入人心,经久不衰。
当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这天,徐志军开始在网上晒出自己吃完饭之后的光盘。并呼吁和倡导吃光盘中餐,不浪费食物。之后徐志军又与三位朋友一起率先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份特别的倡议书《中国光盘节宣言》,提出了“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的口号。
根据中国餐饮业协会统计的数字,餐桌上浪费了10%的粮食。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粗略统计也显示, 全世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是在运输、生产、加工、消费等环节被浪费掉。
最开始的时候,徐志军的做法有人欣赏,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在“作秀”。“只展示了光盘,却没有将整个吃饭的过程展现给大家看,谁知道是真是假?”“一个人光盘容易,一群人光盘难”“自助餐光盘容易,聚餐光盘难”也有人不相信他能够坚持下来。
面对质疑,徐志军觉得事实是最好的回答,于是他请不认识的网友吃饭,大家一起见证和力行“光盘”。“大家吃饭,我买单,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全部吃完。”
当时,很多人有着“出去吃饭多点几个菜才好”“生活好了,打包显得太小气”“浪费一点没啥”的观点。也有人认为,“花自己的钱消费,谁都没有权利干涉”。当遇到这种观点时,徐志军总是建议,可以把菜的品质进一步提高,而不是在数量上搞得越多,品质胜于数量,来减少浪费,“你比如说我们吃菜,可以安排得更加科学合理,健康搭配好,而不是数量的累积。一样的预算,我们把菜的品质提高,而不是数量上摆满桌子”。
徐志军一个人的努力难免身单力薄,“要制造声音”,网络时代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加入进来,对行动的推广和普及至关重要。慢慢的,体操世界冠军陈一冰、围棋国手常昊、作家苏岑、历史学家纪连海等众多名人和网友加入进来,质疑声少了,参与者多了,“光盘行动”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节约代名词。
伴随着广泛的传播,“光盘行动”影响力也逐渐增大,也有中学老师将这一行动作为命题作文让学生们去思考、实践。
节约粮食如此重要,几乎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偶尔能够做到的不少,能够长久坚持下来成为生活准则的则不多。
十年如一日,徐志军坦承,正是来自于社会各界、广大网友乃的关注、支持、参与和建议,才有了不断坚持下来的动力。“光盘行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久久为功的一件事。一次百次呼吁,不如一次行动;一次行动,不如一直行动,这就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源泉。”
“光盘”也是一种自信
十年之后,质疑声没了,赞赏的声音多了起来,更让徐志军高兴的是“光盘行动”已经从当年的一句口号,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共识,也上升到了法治的高度。
徐志军认为,“光盘行动”不是简单忆苦思甜,也不是高品质的菜品都不吃,关键是每个人对食品、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要怀有一种尊敬的态度。“光盘行动”倡导“理性光盘、自觉光盘、轻松光盘”,是一种节约、环保、健康和公益的行动,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光盘行动”与徐志军的工作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本职工作与自然资源管理有关,作为从业者来说,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呼吁,作为一名党员,徐志军觉得当看到浪费的不正之风时,也有义务站出来,要有斗争精神,同样作为一个公民,资源节约,保护环境也是应尽的义务。
“光盘”十年,徐志军自己也收获了健康,体重减了15公斤。“秘诀”很简单,就是控制住菜的总量,管住菜的结构。他也总结了在餐饮消费上的一些心得,比如在外吃饭“一次预算,两次消费”,点菜时把握“总量N 1、荤素三七开”的原则,具体说,如果六个人一同就餐,可以点七道菜,荤素搭配荤三素七,既有利健康,也便于“光盘”。
从个人到社会,从民间到政府,从倡议到落实,“光盘行动”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饭店餐馆、食堂外卖,“光盘”的字眼出现在各种场合,也发展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规则。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到了“光盘行动”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去年7月30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天津市反食品浪费若干规定》也明确了践行“光盘行动”。今年3月8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委、 市粮食和物资局等五部门也联合印发了《天津市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方案》。
“光盘行动”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以徐志军所在单位的食堂为例,因为长期坚持光盘,采购量减少了20%以上,食堂员工的工资也因此而得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双赢。
而现在,徐志军觉得,可以从经济和税收的角度来探讨取消餐饮发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餐饮业每年贡献1000亿元税收,但同时每年餐桌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取消餐饮发票,这不仅让利于民,让企业享受减税,也把就餐变成自己付费的一种行动。当所有人就餐都是自己掏钱,“光盘”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习惯。
2022年,“光盘行动”十周岁,有收获有思考,在粮食安全得到更多关注的当下,“光盘行动”有了更加特别的生命力。而徐志军看来,能把这个事坚持下来,不是某个人的事,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表现。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光盘行动”的见证者、践行者,传递者、监督者也都是发起人、受益者。
津云新闻记者 彭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