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西洋菜”这个名字确实表现不出它的外观,所以西洋菜的正式中文名“豆瓣菜”,反倒更能说明情况——取其小叶圆形、状如豆瓣之义。要是走街串巷,那么倒可以在某些超市里头发现如豆芽一般的西洋菜芽。
西洋菜,不够吃的“外来物种”
关于西洋菜,其实在我国流行起来,也是近百年来的事情。据说西洋菜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30年代。一位旅居葡萄牙的广东人,将当地的一种“水菜”种子带回故乡广东中山县栽种,并将部分种子分赠给澳门的亲友,后来又随各种原因流散到港澳。从此,这个“入侵物种”在广港澳遍地开“菜”。然而由于可蔬可药的特点,它不但没被排斥,反而造福于国人,惠及香港、澳门同胞。
由于当时澳门人习惯称葡萄牙人为“西洋人”,故而将这种水菜称为“西洋菜”。如今,粤、港、澳人一直沿用这一名称。
不过在粤西一带,也有人称西洋菜为“东洋菜”,这就涉及到传入时输出地的问题。而“东洋草”的说法是由14世纪初从英国、法国传到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780年前后传入日本,再经由朝鲜转至我国。
其实,西洋菜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用叶菜,历史记载超过3000年,原产于欧洲和中亚。所以也有人认为,“西洋菜”是指原产于欧洲,经贸易传入我国的,而“东洋草”则是指原产自中亚地区传入我国的。两种菜虽然现在都统称为“西洋菜”,但品种上还是略有差异。
其中一个说法是,原产自中亚的“东洋草”更加矮短、叶片更大,吃起来更加清甜。而根据许多到过东南亚地区的国人都推荐说,当地的几种原产蔬菜如西洋菜、通菜等,口感和味道和中国本地品种区别很大,尤其是产于越南、柬埔寨一带的西洋菜,又清又甜,爽脆无渣,特别适合广东人口味。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西洋菜种植地是英国奥尔斯福德,其次是东南亚地区,再者就是我国广东粤北粤西一带。就我国而言,粤语区是消费西洋菜的主要区域。一般来说它可以生食,也可以炒或涮火锅。由于风味特殊,有类似芥末的辛辣味,吃起来颇为爽口。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产自于葡萄牙的“水菜”,在当地是没有人食用的。时至今日,这种菜依然被葡萄牙人当做水生杂草。也就是说,这个“西洋人”,根本不吃西洋菜。不过除了葡萄牙之外,欧美国家大多把它作为重要的蔬菜栽培。
西洋菜,清炒、煲汤最好吃
据说早年西洋菜在粤港澳一带流行时,人们就开始研究它的食用方式。其中,人们发现西洋菜用来清炒是最佳的,又发觉它的茎质纤维多,用来滚汤也很合适。后来发现,西洋菜煮烂了也很甜。于是,讲究喝汤的粤港澳人,开始用西洋菜炖汤,将西洋菜炖成黑色,和汤一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