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和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由原八路军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带领三千余人,从1937年11月起逐步创立、巩固和发展的。
八年全面抗战中,晋察冀军区牵制、抗击了近半数的华北日军,击毙被日军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战绩十分耀眼,中共中央和*将晋察冀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却迟迟没有打开局面,当华东、东北都能成建制歼灭国民党大部队时,晋察冀军区战况一度相当吃紧,不但首府张家口被傅作义部占领,大同、集宁、承德等重要城镇也相继失守,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防御作战态势。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用兵方略、精兵简政、部队保障等方面,晋察冀军区在解放战争初期都存在一定问题。
部队不熟悉运动战,不善于运用歼灭战打法
晋察冀地跨晋、察、冀、热、辽五省,东与山东解放区、南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西与晋绥解放区相毗连,是华北各解放区的枢纽。这里西倚五台山,北枕恒山、燕山,东临大海,沃野千里,地形险要,境内有平汉、津浦、北宁、正太、同蒲等铁路交通干线。无论稳据平津还是抢占东北,国民党势必都要拿下晋察冀这块地盘。
但晋察冀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波进攻,并没有打好,因为晋察冀部队当时缺少大兵团机动作战和攻坚作战经验。
过去,晋察冀军区长期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各部队化整为零,熟悉游击战打法,对运动战、歼灭战颇感生疏。为适应高度机动作战的指示,晋察冀军区刚刚集中整编了部队,将长期分散在各处的地方部队、游击队编成8个纵队,编成晋察冀第一*军和晋察冀第二*军,分别由聂荣臻和萧克指挥。
但部队仓促投入大兵团实战,用杨成武的话说就是“数百股游击队从冀中平原上集中起来了”,部队还未及去掉游击习气,在思想和战术上对运动战、歼灭战准备不足。
晋察冀部队当时对华北国民党军队存有轻敌思想,认为傅作义部不会比日军更难对付。晋察冀军区集中3个纵队,晋绥军区集中5个旅于10月18日发起绥远战役,傅作义所属一部被歼,其余全部西撤固守归绥、包头。
但傅部嫡系的35军固守坚城,使战局进入僵持对峙的状态。由于守军工事坚固,晋察冀攻城部队缺乏攻坚经验及所需器材、火力,以致数次攻击均未奏效。这时已临严冬,土工作业及部队各种补给都遇到极大困难,无法再战,绥远战役不得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