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农哥
央视"3·15"的曝光,让本就在疫情期间销路受阻的海参,更加的雪上加霜。
海参
有一些很有情怀的三农人,以"敌敌畏易于分解不残留、海参养殖过程不使用敌敌畏"为由,试图洗白在海参养殖过程中使用敌敌畏。殊不知,这样的所谓科普,只会让海参养殖越描越黑。
要如何来看待敌敌畏,如何看待海参养殖呢?我想有2个重点必须要搞清楚:
1、敌敌畏是什么,能不能用于海参养殖?
2、海参养殖过程中使用敌敌畏,是普遍现象还是极个别?
只有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正确看待"敌敌畏海参"事件,让海参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一、敌敌畏是什么,能不能用于海参养殖?敌敌畏,又叫二氯松、DDVP,分子式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属于2B类致癌物。
敌敌畏
在我们国家禁止了大量有机磷农药的情况下,敌敌畏依旧能够长盛不衰,其主要原因就是敌敌畏属于广谱性*虫、*螨剂,并且在普通条件下,很容易分解,不容易残留,以至于有些国家的使用标准是采摘前一周不能使用即可。
从毒性看来,敌敌畏属于中等毒类,它对人畜是中等毒性,对于鱼类毒性较高,对蜜蜂就是剧毒。
在对于海参养殖投放敌敌畏这个事情,很多朋友觉得很冤枉,主要理由是:
●"3·15"曝光的采访视频中,养殖户讲述的是在清池之前用了敌敌畏,养殖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敌敌畏,海参挺冤枉。
●即使是海参养殖过程中使用敌敌畏,其剂量也特别小,加之海参对有机磷的抗性,最终海参出产后,基本没有残留。
这两个论点是目前网上"洗白"敌敌畏海参的主要论点,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缺陷:敌敌畏虽然易于分解,但分解后的产物依旧有毒,对水体污染严重。
敌敌畏结构式
敌敌畏的饱和水溶液在室温下,以每天约3%的速度水解,生成二甲基磷酸和二氯乙醛,如果海参养殖中再使用石灰消毒的情况下,水解速度更快。
二甲基磷酸,是一种重要的水体污染物,没有经过处理是禁止排放的。
二氯乙醛是合成*虫剂的原材料,具有很强的催泪作用,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敌敌畏的两种生成物都是有害物质,在水体使用敌敌畏,本身就是不合理、不科学甚至不合法的,甚至海参中是否残留了这两种物质,还有待进一步检测。
总的来讲,养殖海参使用敌敌畏,确实不应该。
二、海参养殖过程中使用敌敌畏,是普遍现象还是极个别?央视曝光也并不全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从海参养殖的方式入手。海参养殖一般有4种方式:底播海参、漫水池海参、网箱海参、不漫水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