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什么是“忠”?
忠,中国传统社会中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忠”原意是指对别人尽心尽力的忠诚态度,而不是专指臣对君的道德规约和行为职责。《论语·述而第七》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忠就是孔子的四项基本教育内容之一。在先秦时代,并没有后来那样的忠君观念,孔子关于臣对君忠的看法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不是单方面的要求臣对君的忠诚,而是首先提到的是君要以礼待臣。孟子更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这,暴虐之君纣,实为民贼独夫,*掉这样的暴君是无所谓弑君的。是完全没有死忠、愚忠的色彩的。而要求臣下绝对忠于君主的始作俑者是法家的韩非。
韩非认为,根本不存在国家的共同公利,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利害完全相反,因而绝无道义可言,彼此之间纯粹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但是,韩非是以君主本位来处理君臣关系的“故人臣毋称尧舜之贤,毋誉汤武之伐,毋言烈士之高,尽力守法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这一理念可以说是汉代大一统时期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的理论渊源。自从“忠”被列入“三纲”之后,这一观念被封建统治者绝对化,皇帝作为万民之君,受命于天,受权于神,要求民众对皇帝无条件的履行忠诚,也就是所谓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另外,在帝制时代,皇帝往往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被看待的,臣民效忠于皇帝,常常与尽忠于国家是合在一起的,出于对国家的情感和职责,贤臣也要求自己尽到对皇帝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