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半生研究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喝。”
“我庆幸自己没有忘记简单、淳朴的过往,什么事都难我不到。”
蔡澜在《心间事,舌尖解》这本书中写道。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关于美食的散文集,白灼与烧烤,饺子和粽子,八种蛋的做法,满汉全席的蟹宴,大有不勾起人的食欲不罢休的气势。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的总顾问,蔡澜对吃颇有心得。他觉得简简单单的炒饭、面食和米粉,也能吃出千百种花样和境界。
蛋炒饭的蛋,要在炒至隔夜的米粒在镬中跳跃的时候,整个蛋打下去才刚刚好。黄色的油面炒到半熟,直接下一大碗汤炆熟,也是一道美味,好吃到连做梦都在吃面。
原来好吃的关键不是食材要多稀有多高贵,而是对火候的掌握,对环节的把控,以及清晰地知晓哪个步骤在前哪个步骤在后,知晓什么时候放什么料等。
用心与不用心是两码子事,尤其是在吃这件事上。把简单的菜做得不平凡是一种实力。用心去烹饪,用心去品尝,就会发现日常中原来也有这么多美味,让人百吃不厌恋恋不忘。
当然,除了常见的吃食,在《心间事,舌尖解》这本书中,蔡澜也介绍了不少新奇的吃法,比如海鲜配猪肉,把冰淇淋蒸热等。
海鲜配猪肉是一道韩国菜,把猪手卤干、放冷、切片,然后用生菜包住,再加入大蒜、辣椒,淋上虾酱开吃。光是看蔡澜的描述,就觉得胃口大开。
而蔡澜在这里写的蒸冰淇淋,不是创意小吃烤冰淇淋,而是他泡温泉后觉得浑身冒热气,买冰淇淋想吃,可冰淇淋却冻得挖不动,蔡澜这才突发奇想,把冰淇淋拿到电磁炉上蒸。看到这一幕,倒让人想捧腹大笑起来。
蔡澜笔下的美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着走遍大江南北、见多识广的气度。宁波的烤麸、山东的腰花,武汉的豆皮,泉州的薄饼,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凡是去过的,吃到过的,读着就能勾起你的丝丝怀念,拍手叫好;而没去过的,没尝试过的,又能让你心生向往,恨不得一下子就奔赴远方,去一饱口福。
有趣的是,正如蔡澜所说的,“可能海南没有鸡饭,就像扬州没有炒饭一样”,好吃的福建炒面并不在福建,肉骨茶也没有茶,而是要喝完汤再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