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人相处的时候,非常紧张压抑,很大程度上是跟自己“完美形象”有关系。
你越是在乎自己塑造出来的“完美形象”,跟别人聊天时就越是放不开。
你跟这样的人相处会觉得很累,别人跟这样的你相处,也会很累。这样子,谁能够自然融洽地相处下去呢?
很多人以为跟别人相处,一定要留给对方完美无瑕的印象,一点小错误都不能犯。然而这种心理,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还会感染到对方,让跟我们接触的人也同样有种坐立不安的压抑感。
反映到行为上,不是导致自己不敢随便说话,就是让自己的言谈举止看起来很刻意的做作。而正正是这种状态,就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交往。
我身边有一位培训师,讲课很受欢迎,我问他有什么心得。他说:“非常简单,上课的时候,为了活跃气氛,我会故意把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说错,还一脸无辜幼稚那样。大家看到我这个样子,相处气氛就变得很轻松了。”
偶尔开一开自己的玩笑,自嘲一番,别人就会觉得你很可爱。就算有时候不小心说错了话,你能够主动道歉,什么事情都没了。为了维护自己面子而执着辩驳,这样就显得太霸道。
适当袒露一些小缺点,开玩笑说“其实我近来脱发,所以不要盯着我的发际线看”,或者“听我唱歌的人,近来都进了医院躺着,你们还要我唱吗?”。这种自嘲式的聊天,就能解除对方的防备心理,从而让对方继续轻松的跟你聊下去。
这才是高情商的做法。
法则五:不要对别人的做法太苛刻在你的生活当中,是不是有一些人总是喜欢对别人的做法指指点点呢?
不管你做得怎么样,那些人总是揪着你不好的地方大放厥词,说你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行,好像做什么都是错似的。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
喜欢对别人的行为指手画脚的人,往往都是过于自我为中心。一旦别人的行为没有按照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就开始对别人念念叨叨,眼里容不得一颗沙子。
你抱着这样思想面对工作上的挑战,很好,毕竟工作就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假如你以这种思想跟别人交谈相处,那就会很容易闹出矛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只要这些方式没有伤害到其他人,损害到别人的利益,他这样做,是他自己的自由,其他人没权指指点点。也许,你是出于好心,出于善意,而提出自己的意见。问题是,这些意见和建议,别人需要吗?
当别人不需要,而你强加给别人,那就很容易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硬是跟你作对起来。
当然,就算别人的错误你真的发现了,你也没必要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指出来。用一种讨论的方式去说,才能够缓和话语的锋芒,不会给人太苛刻的感觉。
例如你看到别人偷懒,没有收拾工作桌,你直接说:“喂,你是不是懒到这种程度了?连桌子都不会收拾了?你被老板骂不要说我没有提醒你!”这样子肯定会惹起对方的不快。
但你说:“小张,你的桌子好像有点乱啊,老板看到可能会有意见,你可不可以先收拾一下呢?”
所以这也说明一件事,当你想跟对方表达你的意见时,你怎么说比你说什么更重要。
开口之前,懂得调整你的说话方式,这才是高情商的做法。
法则六:适时重复对方的说话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渴望被肯定”的心理。
故此,你说出来的话,要是被对方认可认同,你这种心理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愉悦感。如果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也能够肯定一下对方,对方想必会非常感谢你。
这其中有一个做法,就是重复对方说的话。
例如朋友跟你说自己昨天完成老板吩咐的一项任务,提升了公司的业绩。那你搭话说:“你说你透过自身的能力,帮助老板完成了一项任务,让公司的业绩获得提升吗?厉害哦!”
就算你重复说出的意思,跟对方话语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
千万不要认为这种重复对方言谈的做法是浪费时间。因为这个做法表现出两个特征:第一,表明你在认真听对方说话;第二,表明你在理解对方说话的意思。
有时候对方说了一些话,你不明白,然后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对方的意思重复一遍说出来,整理出清晰的头绪,这样做不但让自己更加理解话语的意思,而且还能够激发对方愿意倾谈的*。对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别人跟你诉苦说出自己的情况,你说:“我知道你现在很伤心,那些情况肯定会让你感到很难过。”对方就会觉得你在认真听他说话,表明你在关心他。
想要学会安慰别人,你必须懂得了解对方的难处;而想要了解对方的难处,你必须学会倾听;想要学会倾听,你肯定要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而适时重复对方的话语,就能够做到上面这几点。
法则七:根据社交距离进行交谈你希望同事下楼吃饭,顺便给你买一瓶饮料,以下哪几种说法会更好?
A:小张,等一下你下楼吃饭,给我买个饮料回来。
B:小张,等一下你下楼吃饭,可不可以顺便给我买个饮料回来?这里十块给你,谢谢你啦!
C:小张,听说你等一下要下楼吃饭哦,那你帮我买个饮料回来怎样?拜托你啦,我不想下去啊!求求你好不好?
不同的表达,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这种心理感受,却又跟我们的社交距离息息相关。
第一种说法,你的老板或者是父母跟你这样说,你一点都不会觉得有问题,但要是同事这样跟你说,你就反感了,因为这种说法超出了彼此的社交距离。
第二种说法比较中性,既不强求,又不哀求。平等,大方,礼貌,大多数情况都适合使用,但要是面对老板或者一些长辈,就不能这么说。
第三种说法,就有点低姿态,偶尔用来哄别人帮助,完全没问题。但要是面对其他不熟悉的人,你这样做就会显得你“另有所图”了。
所以,根据社交距离跟别人交谈,你的言辞用语,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情况下,面对不太熟悉,社会地位又相差不大的人,就尽量选用第二种说法。既不会让别人觉得你高高在上,也不会自我贬低那样,需要去哀求别人。
其实社交距离,无时无刻都会存在。你跟家人可以借10000块,但跟朋友也许只能借1000块;跟相熟的同事可以相互帮忙,但对于关系还不熟络的人,你贸然麻烦别人,可能就会超出彼此社交距离的行动范围。
应用在说话上,也是如此。跟相熟的朋友,你可以随意开玩笑;但面对其他关系不熟的人,你开的玩笑,也许就会对别人造成冒犯。
任何时候,懂得根据社交距离来谈话,随着关系的发展,慢慢变换和调整说法,你才能够做到真正的高情商。
这七条法则,只是我们人际交往的高情商谈话里面,非常小的一部分,却也是最基本的一部分。掌握它们,你的生活会过得更加和谐有爱;忽略它们,说不定你的生活就会从此麻烦不断。
但怎么做,做得好不好,最终还是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