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以高额的银两收入来讽刺贪官。而雪花纹银,不仅是古代流通的货币,也凝结了当时的生活记忆。它历经盛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了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一、应用历程,历史悠久白银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被用作装饰品。根据考古证据证实,作为世界上发现并利用银矿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着使用白银作为首饰、装饰的记录。而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时期的墓葬中更是随处可见银项圈、银耳环这样的饰物,史*载的可供挖掘的银矿就有十多处。
到了汉代,随着货币市场的进一步扩展,白银才逐渐作为货币被人们应用。当时的百姓张大爷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妈妈身上的那串闪亮亮的银项链,银白的光泽在阳光下格外夺目。如今回想起来,那应该就是用纯银打造的珍贵饰品了。
而真正作为货币使用还是从汉代开始。汉代时,白银正式成为官方货币之一,但因为银矿开发不多,使用还不是很广泛,大都铸成银饼或银版。一直到了唐宋时期,随着采矿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各地的银矿都得到了大规模开采,这为白银的使用提供了充裕的资源来源。
据老村民王大爷回忆,他的祖上就在唐宋时期靠开采白银发了家。“我们村在一个大山里,山里边有好多银矿,那会儿挖一挖就能挖出银子来。”王大爷说,他祖父亲口跟他讲过,那时山里每天都有成群的工人进出,开矿比开粮食地还赚钱。
别的地方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白银,而在他们村,白银就是家家户户的随身之物。“我奶奶头上戴的银链子,都是我祖父从矿里取的原石做的。”王大爷笑着说。这样的盛况一直持续到元末明初,随着矿脉越开越深,白银产量才有所下降。
明朝中后期,由于江南地区海外贸易的繁荣,白银的使用需求量大增。到了这个时期,“银两”已经在国内货币市场上被广泛使用,一些大宗交易也都直接通过白银结算。“雪花纹银”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规格银锭,也在这一时期作为货币出现并流通使用。
王大爷说,他小时候听父辈讲过,明朝末年搞过一次盐税改革,要求所有交税必须用白银,不能用铜钱。“我们村里头一个月繁忙得很,都在赶着把家里的铜钱换成白银。那时银子已经是买卖结算的主要工具了。”王大爷感慨万千地说:“想当年,我们山里出的白银,变成货币后还流回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也是奇事一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