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萝卜干被叫成菜脯。潮汕话,一切干制食物皆叫「脯」,萝卜在潮汕被称为「菜头」,按理来说萝卜干应该叫「菜头脯」,可它偏偏就叫菜脯。凭什么萝卜能被称为「菜」?这叫其他绿叶子蔬菜情何以堪?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将目光拉回古老的潮汕大地,才好掰扯个明白。
在农耕文明时代,要在这片人多地少的土地上生存,除了勤劳,还必须精耕细作,土地精贵,一刻都不能让它闲着。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潮汕的冬季虽然不是特别寒冷,但少雨,并不利于蔬菜生长,而秋天种下的大芥菜和萝卜,到了初冬正是收获的季节,收贮大芥菜和萝卜,就是应对冬季蔬菜匮乏的最好选择。而它们产量极高,一个冬季吃不完,又成为一年蔬菜的补充 —— 大芥菜腌成泡菜,就是潮汕的咸菜或酸菜;萝卜晒干加盐腌制,就是菜脯。咸菜和菜脯,是潮汕人一年到头的当家菜,所以萝卜有资格称「菜」,而其他菜则必须再冠以前缀。
每年冬至前后,萝卜大量上市,家家户户就开始晾晒萝卜,制作菜脯。© 杜源焕
再往前掰扯,萝卜一开始也不叫萝卜。《诗经 · 邶风 · 谷风》里讲「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这个「葑」就是芜菁,而「菲」就是萝卜。萝卜还被叫做「莱菔」「芦葩」「芦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这些名称弄清楚了:「莱菔乃根名,上古谓之芦萉,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卜」,而这个「后世」,则由清朝的王鸣盛考证出来,自唐朝开始,民间才有「萝卜」这个叫法。
萝卜为半耐寒性蔬菜,温度低至零下 2℃ ~ 3℃ 也可生存,但长根茎时最合适的温度是 18℃ ~ 20℃;萝卜适于肉质根生长的土壤,有效水含量为 65% ~ 80%,空气湿度为 80% ~ 90%。这样的条件,包括潮汕在内的我国大江南北都具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说「莱菔天下通有之」,潮汕萝卜,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除了潮汕,国内其他许多地方也腌制萝卜干,工艺上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别的潮汕萝卜,却做出了独具个性的菜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将萝卜曝晒后,再用竹苫围实,一层萝卜一层盐,最后用大石头压在上面,腌制。© 杜源焕
在潮汕,萝卜*制作一般在冬至前后进行,要经过「晒」「腌」「藏」三道工序。冬至前后,正是萝卜的收获季节,此时的萝卜,各种成分均达上限,将萝卜拔出、洗净,放到太阳下曝晒,充足的阳光、15℃ 左右的气温,构成晒萝卜的绝佳天然环境。然后「腌」,一层萝卜一层盐,每 100 斤萝卜得用上 6 斤盐,装满后上盖,压上大石块。一周后取出,搓去水分,再曝晒,直至挤不出水为止。经过如此这般加工,多酚氧化酶对酚类物质进行氧化,萝卜因此产生褐变,逐渐变为棕黄色,再装到瓮里,半年后就可以吃了。
此时的萝卜干,水分已经降到 10%,既不会变质,便于储存,也让萝卜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风味变化。萝卜中的少量蛋白质因微生物作用,会分解为呈鲜味的氨基酸。比如丙氨酸,具有令人愉悦的香气;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具有鲜味;甘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具有甜味。贡献最大的是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它们与盐里面的钠离子结合,分子结构变得更加稳定,味道因此更鲜。萝卜里的碳水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分解带来特殊风味。这些碳水化合物先是被微生物分解为游离糖,带来甜味,随着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部分游离糖又会被进一步分解为醇类、酸类、酯类等挥发性风味物质,这让我们闻着菜脯都觉得香。
上述复杂的变化,还包含一个关键因素:空气中的微生物。虽然我们肉眼看不见它们,这些微生物自身的发酵也会产生风味物质。乳酸发酵的最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少量乙醇、甲酸、乙酸、高级醇以及二氧化碳、氨等,它们给菜脯带来酸味和乙醇香气;而在这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则贡献了酸甜可口的味道,同时具有一定醇香;菜脯中的醋酸与乙醇形成乙酸乙酯,增加了芳香气味。另外,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是菜脯中的主要呈味物质之一。
潮汕菜脯之所以有特别的风味,就是因为潮汕地区的微生物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这些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的风味物质也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