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罗勒引入我国以来,大面积栽培尚未发现较严重的病虫害,在育苗期为害植株最多的害虫是黄蚁,咬食种子或幼芽,造成苗床出苗稀疏或缺苗。防治方法:用6%六六六粉微在床面。金龟子和蚜虫为害丁香罗勒的嫩枝和幼叶,防治方法:用滴滴涕1:1500倍液喷酒。
丁香罗勒在广东和福建定植后60~75天花序出齐,即可第一次收割。第二次收割在7~8月,第三次在10月中旬。海南岛11月下旬尚可进行第四次收割。每亩产鲜茎叶1500~2000kg。第一、二次收割时用镰刀离地20~25 cm植株部割下,收割时尽量避免动摇根系,以免影响再生能力,随后加强水肥管理,使其重新萌发新的茎叶。最后-次收割时,在离地面下,然后培土保暖以利越冬。福建和广东的丁香罗勒种子可在田间成熟,收割时选择健壮植株作为留种之用。采收应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收割后放置阴凉处,勿堆积一起,以防发热腐烂。采收的原料要在2~3天以内加工完毕后,再采收新的原料。
从一天内不同收割时间对含油量变化规律试验表明:以14~16时含油量最高,为0.77%:而上午5时仅为0.37%。
丁香罗勒油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油中含有相对密度1.03左右的丁香酚和相对密度0.9左右的罗勒烯,蒸馏液的温度会使油的相对密度改变。如果蒸馏液温度在40~30°C之间,油分为两部分,轻于水的油浮于水面,称为轻油,重于水的沉于水中,称为重油。蒸馏液温度在45°C左右时,精油相对密度接近于水,蒸馏液成为白乳独状,油水暂时混合不易分离,因此,在蒸馏过程中要掌握下列操作技术:①不论是土法蒸馏还是水蒸气蒸馏,从蒸馏开始到结束,均须掌握旺火,才会提高出油率。②把蒸馏液回流于锅中,这样可以不断增添水量,还可以使油水再次蒸馏,增加精油。③蒸馏液的温度掌握在40~30*C之间,冷却水的流量要多而流速快,冷凝水的温度在40°C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