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梯形材下锯法
将小径板(约10 ~ 14cm)原木先锯截成短木段,旋成直径相同的圆柱体,再用带锯机剖分3个锯口(两侧锯口与中央的锯口平行)得到侧面呈弧形的毛方。
毛方上下两面刨平,侧面弧形铣削成斜面,使材端成等腰梯形,梯形的四个角大致与半圆木的外围轮廓相接。直径稍大的约15cm以上的旋圆木,剖分5个锯口,外侧锯出两块薄板铣削成边角有键槽的梯形板,以免胶拼时移动错位。
板材侧面施胶后,梯形材上下底面板此颠倒相互对齐,侧边拼接在一起成任意宽度的胶合锯材(胶拼时加热加压)。
另一种锯解方法则是毛边板斜面裁边(或铣边)成梯形材。先从原木两侧锯出等厚的毛边板,不垂直裁边,不裁成两头一样宽的方正板材,而是顺着削度成斜角裁边(或铣边)成斜而梯形材,板材的材面呈梯形,材端也呈等腰梯形。
如图,将两块裁好边的板材宽端与窄端,上材面与下材面相互调转胶拼在一起,或任意宽度的成材。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径级原木,特别是尖削度较大的小径木,它既减少了通常裁边时木材的损失,又克服了原木尖削度较大的不利条件,出材率可大大提高。
缺陷原木下锯法
缺陷原木下锯原则
1)要尽量减少原木缺陷对锯材质量的影响;
2)要根据原木缺陷分布情况, 严重的缺陷集中或剔除, 一般缺陷要适当地分散在少数板材上;
3)材面上缺陷尽量减少。
【节子原木下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