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刘奇,自2011年起从事蝙蝠野外调查、蝙蝠分类学、行为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工作。在本节小课中,刘奇老师将为我们揭秘:蝙蝠身上到底携带了多少病毒、为何蝙蝠携带病毒却不发病、人们应该如何科学地与蝙蝠相处等热门问题。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刘奇,上一节,我们讲解了蝙蝠和病毒之间相爱相*的故事,这一节,我将为大家讲一讲人类该如何科学地看待蝙蝠及其携带的病毒,以及如何与蝙蝠相处。
通过前面几节的讲解我们知道:
首先,蝙蝠在自然界中经历了数千万年的演化,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蝙蝠在生态系统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近20年来发生过的几次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都和蝙蝠有关,确实说明蝙蝠携带的病毒是人类健康的一个潜在隐患,但这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人类干预不了。而且蝙蝠携带的病毒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自然界中携带冠状病毒的动物也不只蝙蝠一种,所以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蝙蝠,客观上讲蝙蝠不是人类的祸,反倒是人类的不合理行为闯下的祸。而人类,总想把发展放在第一位,这也可以理解,我想关键是得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 蝙蝠
其次,蝙蝠是生态系统中一个庞大的动物类群,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比如食虫蝙蝠依靠高超的回声定位技能每晚可捕食大量的甲虫、蚊子、飞蛾等昆虫,这对控制农林害虫数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食果蝙蝠则依靠灵敏的嗅觉和视觉,在热带森林里觅食水果和花蜜,无形中充当了夜间开花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甚至有些植物的种子需要经过蝙蝠消化道的处理才能更好地萌发。这对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农林生产是极好的。
▲ 蝙蝠
如何保护蝙蝠?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以科学的视角出发,蝙蝠对人类其实是特别友好的,我们做蝙蝠研究的人员经常接触蝙蝠,但从来也没发生过病毒感染的事情,除了我们有科学的防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蝙蝠本身很安全。其次,蝙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都是有益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具体做法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法规。即减少人为破坏蝙蝠生存空间,比如森林、山洞。二是提高全民对蝙蝠的保护意识。目前在蝙蝠保护方面,国内很多地方做得很不好,而国外像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的自然教育做得就比较到位,大众都有很好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比如,他们除了保护蝙蝠原有的栖息地,还会设置很多人造的蝙蝠巢箱,专门为蝙蝠栖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