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改善方法,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7-20 08:07:08

2.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

此类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模式一般侧重于发展第一、第二产业, 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摆脱乡村贫困落后面貌,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 使农民从传统耕种中获得了更多的收入, 同时也推进了村内绿化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又使农民通过闲暇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从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整体而言,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模式, 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产品原料资源, 又可以通过加工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打造乡村农业品牌。

以河南省李寨村为例。李寨村积极开展乡村综合整治, 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物流班线、农村电商, 建设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扶贫基地, (见表4) 并鼓励农民加入种植基地, 助推新型经营主体的模式创新。[5]

表4 李寨村部分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农村环境改善方法,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

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 李寨村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对比2012年和2017年企村共建前后李寨村的生态宜居情况发现, 诸多方面变化明显。 (见表5)

表5 企村共建前后李寨村的发展变化

农村环境改善方法,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

3. 农业旅游业融合带动型。

此类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较为普遍。依托大城市的客流量, 打造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使乡村成为城市居民休闲、观光、度假的“后花园”。既能提升乡村的整洁程度、环境优美度, 吸引更多的游客, 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吸引工商资本进入乡村助推其发展。

浙江省鲁家村属于较为典型的农业旅游业融合带动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模式。创建了浙江省首家休闲农业合作社, 打造“公司 村 农场”的新模式, 以家庭农场为主体, 打造休闲旅游农场式民宿新业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新模式、新业态, 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将2011年与2017年鲁家村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发现, 农业旅游业融合带动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模式为鲁家村的发展建设带来了巨大变化。 (见表6) 鲁家村的鲜明变化不是偶然, 主要通过整村环境改造和打造“美丽鲁家”品牌, 及推动农业旅游业融合带动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模式发展创新, 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

表6 鲁家村模式探索前后的发展变化

农村环境改善方法,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

农村环境改善方法,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