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年的盛夏,38岁的黄慎终于转战至点亮他生命的扬州,但想在这光怪陆离的大都市驰骋可没那么容易,起初他守旧的画技不足以引起金主们的赏识,专业上的瓶颈也无法在此安身立命。不过,生存还是毁灭的焦虑在不惑之年很快有了答案。
怀素《大草千字文》
一筹莫展中的黄慎偶得“草圣”怀素的法书真迹,如获武功秘籍,一头扎进怀素的狂草世界,揣摩那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笔法,近乎走火入魔的每一秒都在等待顿悟的降临。直到一日黄慎走在街上,灵感乍现,急忙借来纸笔当街挥毫,心头郁积的阴霾逐渐消散,画毕,畅快淋漓,一句“吾得之矣”!那是游戏通关之时的狂喜!
就此,黄慎以狂草入画的崭新画风落成,他重振旗鼓,还给自己起了个格外别致的“艺名”——“瘿瓢山人”,“瘿瓢”是指一种难以取材的畸形树节经过雕琢而成的精美器皿。出身卑微但经得起萃取缔造,这何尝不是黄慎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看,这就是瘿瓢 图片来自网络
情节峰回路转,“瘿瓢之名满天下”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