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斯的弹跳弹设计原始草图(左)及使用效果照片(右)
2020年12月17日凌晨,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舱利用打水漂原理在大气层表面进行"太空打水漂"方式返回,顺利着陆。
返回舱在接近大气层的时候,以较小的角度进入,借助密度差产生的气动升力跃出大气层。地球引力使返回舱再次回落,产生又一次弹跳。
每一次弹跳,速度逐渐会降低,直到不再有足够动能形成新的弹跳,而自由下落,返回地球。
"太空打水漂"技术,能够实现"自然减速",且有助于降低返回段热负荷问题,避开触发"燃烧"的风险,从而保证返回舱安全着陆。
嫦娥五号"打水漂"式回家|图片来源见水印
Clanet教授同时还发现,当入水弹道角大于45度,石块会直接进入水下而不产生弹跳。
从力学角度来看,物体以相对速度穿越水面的入水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接触瞬时的砰击、自由面大变形的开式空泡、开式空泡闭合后的水中运动。
前者主要是冲击动力学问题,而后两方面往往表现为水动力与刚体运动甚至结构变形的耦合。入水的流动特征与物体形状、姿态、入水角度、初速度乃至旋转、表面特性等多种因素相关。
在开式空泡条件下,物体与水通常只有头部小面积接触,流动约束反力非常小,因而姿态通常不稳定导致物体在水中剧烈旋转。
小球入水的典型过程
△a:入水冲击和射流生成;b&c: 形成与空气连通的开式空泡和皇冠形飞溅;d: 空泡发生深闭合并形成垂向射流;e: 空泡发生表面闭合
自然界的入水"标兵",给了科学家什么启发?自然界和生物界也有形形色色的入水问题。
如翠鸟,鲣鸟等平时在空中飞行,发现猎物后会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突然俯冲下来进入水中,靠惯性入水并抓捕鱼类。
那么,这些动物是如何做到姿态可控且轨道稳定去捕捉鱼类呢?
研究发现这些以鱼为食的鸟类通常具有尖锐的喙和细长的脖子,入水前翅膀夹紧身体像箭一般刺入水中,最大限度地优化自身入水的水动力学特性。
而且翠鸟入水通常只会激起非常小的水花,这样便可在入水后保持更快的速度、潜入更深的水中以提高捕食到鱼类的机会。
入水之后通过调整翅膀的伸展控制姿态,迅速捕食猎物。
翠鸟入水过程照片,入水前空中姿态(左)入水后姿态控制及空泡形态(右)|图片来源:veer图库
科学家非常关心这些水鸟如何在高速入水的过程中不受到伤害。
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研究通过对一种北方塘鹅(northern gannet)的标本进行入水实验。
发现海鸟在入水之前会努力收缩肌肉,通过肌腱保持骨头的稳定性使脖子伸直,以降低入水产生的巨大冲击载荷导致的受伤风险。
由此,科学家们建立了海鸟入水的安全速度理论预测模型,并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参考。
比如中国跳水"梦之队"运动员入水,身体与水面垂直时激起的水花最小,这样看起来与翠鸟的入水姿态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