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洋县纸坊街道办事处巩家槽社区发布的通知引起了公愤,遭到了一边倒的批评。
通知要求从2024年1月8日至2月20日,对所有返洋人员(本社区户籍人口)进行日排查、日汇总,返乡者每日15时30分向社区登记报备,社区每日16时上报办事处司法所。
其中的“报备”一词引发了公众的不适,让人们不愿再次经历类似的管控状态。纸坊街道办事处解释称,社区通知“不恰当”,并表示社区工作人员理解有偏差。然而,每天16时向司法所报告情况是否也是社区擅自决定的呢?尽管社区人员能力有限,但如果没有上级部门的要求,他们会自行决定让“登记报备”重现江湖吗?
新冠疫情下的管控措施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登记报备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但也引发了人们的敏感情绪。
新冠疫情的肆虐让人们对健康安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各地纷纷实施了报备登记制度,要求市民在各类场所进行登记,以便追踪接触者、排查疫情。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和敏感情绪。
中国人对报备登记如此敏感,一方面是出于对个人隐私的担忧。在信息时代,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许多人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存在着担忧。尤其是在一些地方,登记信息的使用和保护并不够透明,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这更加增加了人们的不安感。
另一方面,中国人对报备登记敏感还源于对权力滥用的担忧。一些人担心政府或相关部门会利用登记信息进行监控和操纵,甚至可能导致个人受到不必要的*扰或歧视。这种担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报备登记制度的接受和配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报备登记作为一种疫情防控措施,本身是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确保疫情的追踪和控制,而报备登记正是其中之一。因此,对于报备登记制度,应当在保障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沟通和解释,让人们更加理解和接受。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报备登记无疑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但也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推行时更加注重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以减少人们的敏感情绪,增强社会对疫情防控措施的信任和配合度。
在疫情结束后,政府在实施类似报备登记等措施时,应该更加审慎地选择用词,以避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和反感情绪。在沟通和宣传中,政府可以考虑使用更加温和、理性的表述,强调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同时,政府也应该更加注重向公众解释和说明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增强公众的理解和接受度。通过更加谨慎和周到的沟通方式,政府可以减少公众的不安情绪,增强社会对措施的信任和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