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断病手迹(九十一)菊花白粉病的鉴定与防治
菊花 白 粉 病(Chrysanthemum powdery mildew)在一些资料上早有记载 。但是,在北京地区似乎并不常见。我们收集各种菊花病害已经有三年多,但是一直没能见到。
2019 年我们课题组参与了四川省白玉县的 扶 贫 项 目(2019ZHFP0147), 当 地 的 塑 料大棚里种植了一些观赏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品种‘燕山京黄’‘燕山京粉’和‘燕山京红’,2019 年 7 月 17 日,负责技术工作的唐先生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了 3 张图片,所显示的症状都是在叶面隐约有些白粉状的斑点,斑点不大,直径多为 5~10 mm。初步我们认为是菊花白粉病(图 1~2)。菊花白粉病我在文献上见到过多次,但一般记述都比较简单 ,一直想采到这种病的标本,做一些较为详细的记述,这回菊花白粉病终于露头了。
图1 白玉县大棚中盆栽菊花发生的白粉病( 唐智勇提供 )
图 2 白粉病在菊花叶部的为害状 ( 唐智勇提供 )
我一面回复他“有可能是菊花白粉病”,一面请他寄一些标本过来。我想通过鉴定与文献对比,确认一下那里发生的白粉病和文献上记载的是否一致。考虑到当时的天气很热,在邮寄的过程中叶片容易腐烂,影响对病害的鉴定,我便叮嘱他先将叶片用报纸压干,寄的时候包装别用塑料膜包装。尽管唐先生采用的是快递方式,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我在他寄出的第十天才收到标本。打开包装,发现使用的是一种贴有塑料膜的牛皮纸袋,因为不透气里面潮湿,这十来片菊花叶片有些已经变褐。经过仔细的查找还真的在一片枯叶的正面隐隐约地见到一些发白的病斑。斑点粉状,比较稀疏。我如获至宝地将它拿到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果然见到一些白粉菌的孢子。这些孢子在显微镜下团聚或分散,偶见带有串生孢子的分生孢子梗。孢子一般为无色,桶状,表面光滑,经过测量大 小 为:(24.51~42.34)μm× (11.77~23.54)μm,30 个孢子平均 33.37 μm×16.97 μm(图 3)。由于没有见到它的有性世代:闭囊壳(据文献记载该菌较少产生闭囊壳),只能根据无性世代来定名。据文献报道,应当将其归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粉孢属,称为菊粉孢, 学 名 为 Oidium chrysanthemiRabenh。
图3 笔者见到的菊花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梗(a)及分生孢子 (b)
但是,目前对该菌的分类地位说法较多。国内有文献认为该菌的有性世代是二孢白粉菌 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因此将菊花白粉病的学名定为二孢白粉菌。但是,新版有关白粉菌的资料表明,目前该菌的分类地位有较大的变化。如:U. Braun 将其改为 Golovinomyces pseudosepultus(U.B.Braun) Heluta。此外,U. Braun 还认为菊花白粉病的无性世代应是 Euoidium chrysanthemi(Rabenh)U. Braun &R. T. A. Cook。但是也有文献将菊花白粉病有性世代定名为: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 (DC.)V.P.Helnt(称为菊科高氏白粉菌),并将 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作为其异名,放在它的后面 。
根据我们所见到的菊花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和国内、外文献报道都有一定的差异,即我们所见到的该菌分生孢子一般为桶形,比文献上记载的略小,也不像 Euoidium chrysanthemi(Rabenh )U. Braun &R. T. A. Cook(图 4)。而更接近 Golovinomyces pseudosepultus 的无性世代(表 1)。
图 4 U. Braun 发布的菊花白粉病菊花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梗(a)及分生孢子 (b)
表 1 不同文献记载的菊花白粉病分生孢子大小的比较
另外,笔者早年对北京的白粉菌进行过观察,在菊科上的白粉菌有两个种,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及 鬼 针 草(Bidens Bipinnata L.)上的是单囊白粉菌属的(Sphaerotheca fuliginea);而旋复花 (Inula japonica Thunb.) 上的是二孢白粉菌属的(Erysiphe cichoracearum)。而且据文献报道,在大理菊上就存在着 Sphaerotheca fuliginea 及 Erisiphe polygoni 两种白粉菌 。根据得到的分生孢子看,我们这次从白玉县采到的白粉菌的分生孢子在形态上,似乎更接近单囊白粉菌(Sphaerotheca sp.)。
我们知道确定一个菌的分类地位,应当根据其有性世代的特征。可惜的是我们从白玉县没有能见到它,而我们得到的病原标本极其有限,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仍将其定名为 Oidium chrysanthemi Rabenh。菊花白粉病在世界上的分布较广,已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朝鲜、新西兰、波多黎哥、维尔京群岛等地都有报道。在我国已有记载的地区有吉林、河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如果加上本文所见至少还有四川等地都有发生 。
该病的病原菌随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借气流传播,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扩大蔓延导致严重的损失。白粉菌发生的适温 15~30℃,相对湿度 80%~95%。虽然在低湿的情况下也能发生,但高湿时发病更快。在少雨季节或在温室或塑料大棚里如果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的速度加快,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时很易流行。但是白粉菌的孢子在雨水及灌溉水长时间的浸泡下会破裂而失去侵染的能力。因此,长时间的降雨及喷水,不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防治菊花白粉病应采取以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并重的综合措施。
(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目前各地都有一些抗性较好的品种,种植前应有所选择。
(2)发生较重的地区应考虑轮作倒茬。避免与各种菊科花卉连作。
(3)改善种植条件。施足底肥,追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避免植株早衰。避免大水漫灌增加田间湿度,发病时加大塑料大棚内的通风量,抑制病害的发展。
(4)发病初期及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集中销毁。保护地在越冬母株取完插穗后或定植前使用硫磺(一般每 667 m2 用 5 kg 发烟)消毒棚室。
(5)药剂防治。一般应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使用的药剂较多。包括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30% 氟菌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500~5000 倍液、20% 三唑酮乳油 1500 倍液、12.5% 腈菌唑乳油 2000 倍液、25% 腈菌唑· 代森锰锌(仙生)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10% 苯醚甲环唑(噁醚唑、世高)水分散粒剂 2000 倍液、20% 丙硫咪唑(施宝灵)悬浮剂 1000 倍液、40% 氟硅唑(福星)乳油 8000 倍液,43% 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 3000 倍液、40% 多· 硫 悬浮 剂 500~600 倍液,50% 硫磺悬浮剂 250~300倍液。茎叶喷雾,间隔 10 天后喷第 2 次药,共喷 2 次。可使用的生物农药有 2% 农抗 120 水剂200 倍液,2% 武夷菌素水剂 200 倍液,27% 高脂膜乳剂 80~100 倍液,隔 6~7 天喷洒 1 次。保护地在发病前或发病初还可使用 45% 百菌清烟剂 250 g/667 m2 进行预防。
由于该菌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用药时应避免单一使用一种农药进行防治。即在发现药效下降时,及时地更换更有效的农药。如在发现百菌清、代森锰锌等保护剂防治效果不好时,改用具有治疗作用三唑酮。如果效果又有下降时可改用氟硅唑、甲醚苯环唑等。或同时使用复配剂(例如 25% 腈菌唑)、或两种不同类别的*菌剂。如在使用氟硅唑时加入百菌清或代森锰锌或硫悬浮剂,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如这次白玉县发生的菊花白粉病在发现使用百菌清防治效果不好时,及时改用了苯醚甲环唑,使大棚里的菊花白粉病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