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草
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也叫“大花翠雀”,英文名是ChineseDelphinium,所以也可以叫“中国翠雀”。翠雀盛花时很像是一群蓝色小鸟从天而降,十分动人。它的花形别致,色彩淡雅,可丛植,栽植花坛、花境,也可做切花
翠雀在北京一带栽培已有数百年历史,现代园艺学家从中开发培育出许多很流行的“大花翠雀”观赏园艺栽培品种,多为蓝色系,比如大花翠雀品种“蓝蝴蝶”Delphinium grandiflorum 'Blue Butterfly'。不过,在园艺上还有一类也被称为“大花翠雀”的园艺植物,其实是翠雀属的穗花翠雀(也叫“高飞燕草”、“高翠雀花”)Delphinium elatum及其园艺杂交种。穗花翠雀是目前众多大花翠雀园艺品种的一个重要亲本。
翠雀经常被人叫做“飞燕草”,“大花翠雀”也常被称为“大花飞燕草”。特别是在园林花卉商品名中,“翠雀”和“飞燕草”包括它们的拉丁学名常常被各种混用误用。但在植物学上,“飞燕草”其实是毛茛科飞燕草属的,因此飞燕草和翠雀是两类不同的植物。翠雀属为多年生植物,每朵花有3枚雌蕊(3 心皮),即结出的果实有3个种室的蓇葖果。它的退化雄蕊构成的下花瓣有2瓣;而飞燕草为一年生植物,每朵花只有1枚雌蕊(1 心皮),所以结出的果实只有一个种室,而且不存在退化雄蕊。
因为外形相近,加之丰富的园艺品种更让两者之间越来越相像,如果不看它们的果实,的确让人难以区分。不仅国内很多人把飞燕草当做翠雀的别名,国外傻傻分不清的更大有人在,因为二者英语都是Larkspur。
飞燕草属的飞燕草Consolida ajacis原产于欧洲南部,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常被人称为“南欧翠雀”、“千鸟草”或“大花飞燕草”,被开发出众多品种。这是一类非常受欢迎的一年生园林观赏花卉,也常用于切花。飞燕草有粉红色、蓝色、紫色、白色等单瓣和重瓣的品种,在营造园林花境氛围时,因其缤纷的色彩而深受园林人士的喜爱。
风之花——银莲花属
“风之花,风之花,父亲对我说别走近它,他说他总有些害怕,他说他迷恋过它……”《Windflowers》是一首古老的英国经典民谣,中文翻译为风之花,也是银莲花的英文名。在德语中,银莲花被称为“微风玫瑰”。这些美丽名字的源头,都指向了古希腊语anemos“风”。银莲花属的属名Anemone正是来自于希腊文anemos“风”和mone“居住”,从它的属名我们就能想到,在深山峡谷,在高原荒野,也许就会有一大片纯净的银莲花,它们看似纤弱,但只要春风吹过,它们就会迎风开放,装扮山野,约会春天。
银莲花通常生长在山间林下,有深深分裂的叶、细长的茎和可爱而精致的花朵。银莲花属全世界约有150种,在各大洲均有分布,多数分布于亚洲和欧洲。
在希腊神话中,西风之神泽费罗斯(Z é phuros)给了克洛里斯(Chloris)掌管花朵和青春永驻的权利。于是,克洛里斯成了春天、花卉和自然女神。在她的宫殿中,有一个美丽的侍女尼芙,泽费奴斯倾心于尼芙,克洛里斯因为嫉妒就将尼芙变成了花的形态,这楚楚可怜而又美丽的花朵正是银莲花。与它随风摇曳的姿态相称,在西方,欧洲银莲花Anemonecoronaria还被称为“妖精之花”。传说银莲花的叶子里住着森林妖精,装点花瓣的粉红色线条就是妖精用手指描画而成的;而在雨天和夜晚,银莲花合上了花瓣,正是叶子里住着的妖精拉上了窗帘。
不过,无论是传说还是人们的经验认知,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所有的银莲花其实并没有花瓣,我们认为是花瓣的其实是它的萼片。整个银莲花属的品种都具有花瓣形状的萼片,且颜色丰富多彩,所以没有花瓣一点也不妨碍人们对它们的赞美和喜爱。
欧洲银莲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是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花卉,现在我们常见到的都是园艺栽培品种。它们主茎短且直立,叶多基生,花单生,花瓣状的萼片5~20枚,有红、粉、橙、黄、蓝、紫、白等色或复色。因为栽培品种很多,花色、花形变化多端,还有半重瓣与重瓣变种,被广泛用于室内及庭院装饰。
欧洲银莲
在中国,银莲花属植物约有52种,除海南外,各省区均有分布,多数分布于西南部高山地区。如在西南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间林下分布的西南银莲花Anemone davidii,每年五月左右,高山春风吹过,白色花朵盛开,有一种出尘脱俗的梦幻之美。
西南银莲花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宝兴。它的种加词davidii是指法国天主教教士谭卫道(1826~1900),他本名让·皮埃尔·阿尔芒·戴维德(Fr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在中国传教期间收集到了很多重要的动植物标本,送到巴黎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有1866年在北京皇家猎苑发现麋鹿,1869年在四川宝兴县邓池沟发现大熊猫,还发现了古老的遗孓植物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分布在我国中西部海拔850米以上的山区,一般生长于山地草坡、小溪边和湖边。单独一朵草玉梅也许貌不惊人,当高原山地短暂的春天来临时,草玉梅会很快开满大片的草滩。有趣的是,科学家观察到草玉梅的花具有向日性,它的花梗顶部通过隐蔽面细胞伸长生长而发生弯曲来追踪太阳。这种向日性保证了草玉梅花内温度相对稳定,为花器官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理想的花内微环境,促进了花粉活力和种子产量,保证了繁殖成功率。这正是植物适应高山极端环境的成功策略。
草玉梅
南方常见的银莲花属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因为含有一种化学物质——白头翁素(Anemonin,也叫银莲花素)而全株有毒。民间为了防止淘气的小孩子去摘这种漂亮的花朵,就骗孩子们说摘了这种花就要打破碗,打破了碗就吃不成饭,吃不成饭会挨饿,孩子们就都不去触碰它了,这也是打破碗花花名字的由来。和其他开放于春夏的银莲花属植物不同,它在百花逐渐凋谢的秋季才开出绚丽的花朵,所以又称它为“秋芍药”。
和欧洲银莲花在园艺事业上大放光彩不同,中国的许多银莲花属原生植物却依然在荒野深山中绝世独立。比如打破碗花花和它的重瓣变种秋牡丹Anemone hupehensis var.japonica,以及和它们同在银莲花属打破碗花花组 Sect. Anemone的近缘种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它们枝叶茂盛,花葶直立,花量繁密,花大色艳,在园林中非常适宜布置岩石园及花坛,也可供盆栽及切花,特和欧洲银莲花在园艺事业上大放光彩不同,中国的许多银莲花属原生植物却依然在荒野深山中绝世独立。比如打破碗花花和它的重瓣变种秋牡丹Anemone hupehensis var.japonica,以及和它们同在银莲花属打破碗花花组 Sect. Anemone的近缘种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它们枝叶茂盛,花葶直立,花量繁密,花大色艳,在园林中非常适宜布置岩石园及花坛,也可供盆栽及切花,特别是花开在秋季,能为秋天的园林增色,非常值得我们去培育开发。
秋牡丹
满头白发的白头翁属
春天,在我国北方的田间地头、山冈荒野,被风吹动的不是桃红,不是柳绿,而是白头翁身上的长毛。白头翁是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这个属的植物花都如少女般美丽,但是果实却一头白毛,故名白头翁。《唐本草》中记载:“白头翁,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白毛寸余,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和银莲花一样,白头翁属植物通常有3个苞片和6个萼片,独缺花瓣。白头翁开花早,通常绽放于其他植物萌绿之前,当白头翁开放的时候正值西方的复活节期间(3月22日到4月25日),所以在欧美国家,白头翁和这时开放的银莲花常被一起称为“复活节之花”。
白头翁属和银莲花属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因为果实构造不同,而被视为独立的属,许多分类学者也把白头翁属视为银莲花属下的一个亚属。
白头翁属植物也含有有毒的白头翁素,过度摄入会导致腹泻、呕吐、抽搐、低血压和昏迷。但是它又是一把双刃剑,由于有着显著的抗菌作用,有人用它来制作土农药,也被广泛用于医药之中。
有毒的头盔——乌头属
它的名字常出现在各种武侠宫斗题材的小说和电影中,“毒”就是标签!当你亲眼见到乌头属的植物时,肯定会为其着迷——强健的植株,“花朵”上的蓝紫色仿佛来自天际。“花瓣”上还有如血脉一样的纹路,仿佛告诉人们:“别乱打我主意!你敢吃我,你们的血就会变成蓝色。”乌头在英文里被称为wolf's bane(狼的灾星)、 devil's helmet(魔鬼的头盔),等等。据说,乌头属的属名Aconitum可能来自小亚细亚的一座山。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海格力斯,就是在这座山上打倒了看守冥界的哈迪斯的三头犬刻耳柏洛斯,这条恶毒的三头犬倒地后,口水流到地面,所过之处便长出了乌头。
乌头属是毛茛科的大属,达400多种。乌头属的成员主要生活在北半球山地潮湿的草地上,拥有蓝色、紫色、白色、黄色或者粉色等诸多颜色,它们奇特的容颜实在是令人羡慕惊叹。
乌头的母根入药,称为“乌头”,其侧根入药,则称为“附子”。对于常看宫斗戏的朋友们来说,这个东西是不陌生的。乌头属植物都具有很高的毒性,主要来自乌头碱,3~5毫克即可置人于死地。在古时候,猎人常用乌头来制造箭毒以猎射野兽。阿拉斯加的土著居民也使用乌头制作的毒药在阿留申群岛捕鲸,他们手持蘸毒的标枪去猎*鲸鱼。在三国“刮骨疗伤”的各种故事版本中,有一个版本为当年关二爷率军攻樊城,臂中一箭。箭头有毒,右臂青肿不能活动。神医华佗至,言道:“此为乌头毒,毒已入骨,须割开皮肉,刮骨疗伤。将军愿刮骨否?”关羽大笑,如其所愿耳。遂施术,刮骨声悉悉刺耳,关羽饮酒弈棋,面不改色。周围人皆心惊胆战,掩面失色,皆称:“真乃神人也!”
乌头碱是一种神经毒素,它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损害周围神经,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为主。所以,这种毒素靠刮骨来除掉是不科学的,上面的版本不靠谱。
作为草本植物,乌头的个头可不算矮:茎一般高度在60~150厘米,花序长在茎的顶端,远远看去十分醒目。它的叶子五角形,基部三裂,大小跟人的手掌近似,不过宽短一些。花瓣和萼片均呈蓝紫色,萼片有毛,花瓣无毛,雄蕊无毛或有一点点短毛。它的果是蓇葖果。
由于乌头的花蜜隐藏在头盔深处,负责传粉的昆虫想要接近实属不易,而熊蜂能够靠着它长长的口器得到头盔内的花蜜。通常蜜蜂的吻部长为5~7毫米,而熊蜂长为9~17毫米。长此以往,乌头与熊蜂就成了睦邻友好关系,甚至在地理分布上,两者也保持高度的一致。